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聆听“扬州评话”,感受非遗脉搏: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对话杨明坤大师
2024-11-18 10:55:00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近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红色陵青”非遗寻访团来到扬州市广陵区,入户访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评话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明坤,了解他的评话人生。

  一桌一凳就是舞台,一把扇子、一柄惊堂木便是全部道具。扬州评话是中国传统说书艺术的活化石,是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优秀典范,它是从日常生活语言中提炼加工而成的语言结晶。2006年扬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明坤,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誉名海内外,人称“书坛怪杰,广陵活宝”,他表演的《皮五辣子》深受观众喜爱。1986年获全国曲艺大赛表演一等奖,并受江苏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0年获全国评书评话十大名家称号。

  “扬州评话是用扬州方言来演绎故事,而扬州方言源自江淮古语,属于江淮语系……”杨大师娓娓道来扬州评话的介绍,通过举例,生动形象地向成员们介绍土话与官话的区别。提到扬州官话的兴盛,杨大师分析了两点原因:“一方面朱元璋是江淮人,建都金陵,扬州话十分流行,很多人会说。二是扬州评话开山鼻祖柳敬亭方言运用自如,影响力广”。 

  和祖师一样,杨明坤说书,既没有师传,更没有家传,靠的就是“耳濡已久”。七八岁的杨明坤,跟在两个哥哥后面,站在书场外面听书,每次回来都能模仿一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听的段子越来越多,模仿时间也越来越长,甚至开始自编段子。12岁那年,他在学校的庆祝大会上首次登台,讲述了《红岩》中的“狱中斗争”,技惊四座。班主任在他的毕业评语中特别提到他擅长扬州评话,这也为他进入扬州中学读初中铺平了道路。当他带艺进入扬州市曲艺团(现在的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时,已经27岁,在往后的日子里,杨明坤一直履行着曾经许下的誓言:“只要我站上舞台,我就是二十七岁!”如今早已退休的他仍致力于扬州评话的传承和发扬。

  “扬州评话难的是艺术表演,一个人要将男女老少的角色演绎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神韵,即声音、情感、形体、表情。”杨大师对成员们说道。说到尽兴处,杨大师即兴表演,来了一段“扬州是个好地方”的评话演绎,其表演中运用一半普通话一半扬州话的形式,穿插耳熟能详的故事,段子精致小巧、自然流畅。杨大师将百姓的家乡自豪、生活的待客之道、历史的传说故事,娓娓道来。“杨大师的博学多才和幽默风趣在刚刚的表演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可见大师境界的炉火纯青。”团队成员仇晶晶敬佩地说道。

  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说书,是扬州评话艺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杨明坤一生坚持文艺内容与时代生活休戚与共、同频共振,他与扬州剧作家李真合作创作的新编扬州评话《广陵禁烟记·吞钩》,披露了旧社会官场的黑暗,颂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近年来,在他的带动下,演员们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用扬州评话讲述红色故事,再经网络媒体传播,为党史学习教育创造了新的样式。“艺术能不能延续下去,就看有没有受众。”杨大师向成员们坦言扬州评话的现状,“如今年轻人没有兴趣、没有时间,观众越来越少,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形式,并且进行改革创新,希望以更加风趣、幽默的风格抓住年轻人。”为培养年轻观众,年过七旬的杨大师还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开展免费艺术培训等,为非遗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希望年轻人能够静下来,好好研究扬州评话这一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趣处、妙处,扬州评话随着大运河,传向远方,流到未来。”最后,李大师对团队成员传达期望。“红色陵青”非遗寻访团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创新非遗之美,以实际行动践行非遗传承。

  文稿:卢恩沙、江媛丽

  图片:冯频频、余剑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