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红色书信传星火 革命精神励后人!
红色书信传递的是怎样的精气神呢?11月26日晚,长江大学校本特色思政公选课《信?荆楚》第八讲在该校东校区16教A313开讲。长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锋,荆州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王刚,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代表与广大师生一同聆听了思政课。
《信?荆楚》第八讲“青春向党 见字如面—红色书信传精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孙萌主讲。课程以三封红色书信为主线,结合两封青春书信,通过深情讲述、情景演绎、红歌表演、视频采访等丰富形式,再现革命先辈的血色浪漫故事。
追寻着夏明翰的革命足迹,课堂上,孙萌将夏明翰为真理献身、为革命“出逃”、在毛泽东身边历练成长、发动亲人参加革命、身陷囹圄而斗志坚强、刑场赋信而信仰坚定的革命事迹娓娓道来,讲述着一代革命英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奉献一切的家国情怀。
三封绝笔家书,一封言爱,一封明志,一封盼黎明,纸短情长,饱含着革命者对信仰的执着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在情景演绎环节,吴宇洁、蔡坤鹏、崔安欣三位学员深情演绎夏明翰写给母亲、妻子、姐姐的绝笔家书,将夏明翰与母亲的对话,与妻子的诀别,与大姐的共鸣等可观可感的历史场景一一还原,让师生在情境式体验中真切地感受夏明翰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止不住潸然泪下。
“敬亭拱北,宛水环东,山川明秀郁葱茏。”在课程学员常奕飞、陈志威演唱《奋飞曲》的歌声中,师生一同重温萧楚女的革命足迹。“萧楚女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也是光辉的一生。他就像一支红烛,燃尽了自己,点燃了革命火种。”在孙萌的生动讲述下,师生通过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份份珍贵的手稿,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革命烈士的红色家书让人感动落泪,大学生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的故事同样让人动容。课堂上,我校2020届毕业生吴月飞、2021届毕业生李猛分享了毕业后积极投身于西部计划,服务乡村振兴的热血青春书信故事,号召学弟学妹们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积极服务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我。
课后还举行了《信?荆楚》第一季结课仪式暨颁奖典礼。14位同学、2个优秀小组获得表彰。
课程负责人刘小燕表示,《信?荆楚》不止是一门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校本特色育人载体,是一堂堂沉浸式、师生同台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是团队原创科研成果应用于第一课堂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生动写照,是以“内外联动、师生同构、共同缔造”的方式完成的系统工程。
优秀学员代表冯星雨说,“《信?荆楚》这门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示范广度,让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期待第二季还能来。”
“《信?荆楚》课程参与度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成效显著。”许锋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课程,并围绕“信”“荆”“楚”向青年大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以《信?荆楚》课程为起点,继续深入学习党史和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升个人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二是希望同学们知荆楚、爱荆楚、兴荆楚,将个人成长与荆楚大地乃至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铸就最灿烂的青春;三是希望同学们从革命先烈的红色书信、模范榜样的人生故事中汲取力量,及时解决学业、生活、爱情中的困惑与苦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通讯员 黎娟 唐佳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