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大学实践队深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多地调研民族文化“新质发展”
2024-08-07 16:35:00
作者:
  2024年7月25日至30日,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木兼济,和美毛南”实践队赴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调研,通过走访住建局、参观陈双村、调研四方坊项目、与傩面具非遗传承人交流等方式,就毛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新时代“破圈”思路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
  7月25日下午,实践队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议室与副局长覃克鲁、覃星铜等人进行了座谈交流。覃克鲁给实践队介绍了毛南族文化在当地建筑外观中的应用,如在新城区融入毛南族的坡屋面元素和花竹帽元素等,然而由于经济因素许多传统建筑元素融合方案暂时未能全面推广。覃星铜说道:“毛南族文化的符号元素主要体现在屋顶和外墙的彩绘上,例如我们新建社区的楼房在规划时就统一设计了融入花竹帽元素的外墙彩绘。”他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财政困难等问题,不过在上级部门和政府的帮助下,传统村落正在以“文化传承+旅游经济”双线并举的方式稳步前进。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寻找平衡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最佳方案需要多方共同发力、不断探索。
  7月26日上午,实践队参观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的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并与粤桂协作四方坊项目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四坊项目通过设立扎染坊、编织坊、画坊等体验坊间,传承和展示毛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负责人谭大姐介绍了各种民族特色工艺品:“这个服装是结合了多个民族的特色,有壮族的拼布绣、苗族的平面绣,和毛南族的织锦。”这些手工艺品制作坊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基于此,实践队员们对于传统文化协同发展的模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7月27日,实践队来到毛南族的发祥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与傩面具非遗第八代传承人谭建新爷爷进行了深度交流。谭爷爷详细讲解了傩面具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故事。他提到,傩面具的雕刻技术仅仅依靠经验传承,无数据模板,雕刻工艺极其复杂:“我们的傩面具雕刻全靠经验,没有数据和模板,每个面具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传承过程中也面临过三年无收入的困境,谭爷爷仍坚持传承和弘扬这项非遗技艺。他说道:“虽然没有收入,但我对这项技艺的热爱让我坚持了下来。”谭爷爷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的真正意义:“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一个小小面具,是一人用一生将技艺与故事的延续。
  7月30日上午,实践队在城西安置区为当地小朋友开展了民族团结融合的宣讲活动。通过讲述毛南族的传统文化和各少数民族多彩的文化故事,实践队员们切身体会到孩子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显著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青年的努力下不断传递,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生根。
  实践队同学们在此次调研后深切体会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意义重大。民族文化传承既是一个民族文化根脉的不断延续的基本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作为土木学子,不仅要从祖国基建的硬科技上为人民付出实际行动,同样也要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胸怀国之大者”,在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质发展”中挺膺担当!(通讯员:董浩澎 刘丹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