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湖北美术学院师生、校友用艺术设计助力打造川东北高铁线路站房红色文化
2024-07-01 11:03:00
作者:
  6月27日,四川巴南高铁正式通车,线路贯穿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地带,被誉为“红色高铁”。巴南高铁线路全长148公里,正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巴南高铁全线共设6座车站,新建巴中东站、巴中西站、马鞍站、仪陇站、蓬安西站5座车站。
  5座新建站房室内深化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由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校友罗浩、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何凡教授带领研究生项天宇、邓玥、徐子沛、王安琪,联合湖北美术学院实习实训基地——湖北高程时代标识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巴南高铁穿越巴中、南充仪陇等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带,是追溯英雄足迹的“红色高铁”,站房造型的设计突出了“红色”元素,并与地方特色文化充分融合。此次亮相的5座站房结合属地特色将地域文化元素与红色文化精神融入站房设计,形成一站一景的特色,从南到北,结合站房站区特点,从精神上和视觉上结合红色元素,打造出了中国高铁的“最红”站房。
  “赋圣故里,浪漫蓬安”浮雕以司马相如凤求凰为主题,以蓬安地区地域文化元素创作,着重体现最具代表性的相如文化标识。司马相如以文才而闻名天下,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一直流传。画面中通过对于历史人物描绘与地理人文的刻画,彰显蓬安悠久的“历史底蕴、人文之美”。
  通过穿仪陇城区的嘉陵江为纽带,串联仪陇悠久的历史和当代的振兴,画面整体以嘉陵江为主画面,两侧分别为古代和现代的仪陇城区,“一江三河”的特色进行融合,通过这种时空交织的手法来描绘这座大美的古城。细节部分将穿插新政嘉陵江离堆、客家文化、三乡文化等地区特色来彰显城市形象。
  马鞍站设计的总体理念是“德耀中华,光辉马鞍”,马鞍镇是朱德总司令的故乡,站房外立面采用了大面积的红色,弧形大板叶造型象征朱总司令广阔的胸襟和党性的光辉。
  马鞍是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浮雕以两位人物形象为主,以当地的琳琅山、琳琅井、朱德故居、纪念坊、红九军政治部驻地遗址等红色纪念地为背景元素创作“德耀中华”主题作品。
  另一幅浮雕以“客迎天下”为主题,通“三乡”文过对马鞍的客家文化、表现马鞍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和化及红色文化遗址的刻画,着重“文化+旅游”客迎天下精神面貌。浮雕与候车厅色调极为和谐,画面主题突出清晰明快、层次丰富,富有美感。
  站台墙面设计6幅巨幅剪纸形式作品,集中展示红色文化。迎接更多的旅客来感受这座“西部第一客家古镇”,感受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区、客家风情的红军街。
  巴中西站坐落于恩阳,站内的浮雕以“千年米仓道、早晚恩阳”为主题,以恩阳河和米仓古道为“线”贯穿整个画面,浮雕不仅重现了古镇、起凤桥等传统建筑的风貌,生动地展现了恩阳作为“古道第一镇”的悠久历史、繁盛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活力。这种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正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与厚重历史底蕴结合的完美展示,也是恩阳独特魅力的最佳体现。
  浮雕以“红色恩阳”为主题,主要展现恩阳古镇的红色历史基因,红四方面军入川,开始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恩阳子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革命。浮雕以妇女独立武装作为表现对象着重刻画女子运输队、担架队,以及战斗的场景,突出女红军英姿飒爽的光辉形象。
  巴中有着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将帅碑林,刻录了13.8万烈士英名,浓缩了红四方面军战斗于大巴山区、嘉陵江畔、雪山草地、河西走廊的峥嵘岁月。在巴中东站,提出“红叶林荫、秦巴核心”概念,把红色的文化以及自然风光的特色融合设计之中。壁画采用人物剪影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光辉历程,带着人们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曾经的米仓道,一条被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活化石”的道路,本设计以“米仓古道”为出发点,巴中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古道从远古纵深而来,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至今,浮雕设计以“路”为线,从左至右以古道串联,突出展现了蜀门秦关、皇柏林、得汉城、灵台、南龛石窟和恩阳古镇等地标风貌。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校友、湖北高程时代标识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浩表示,校企合作的重点在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学生通过实践增强职业技能,企业则获取到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合作既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为企业带来了人才储备和创新的动力。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何凡教授表示,整条线路中5座新建站房,环境艺术学院师生、校友依托学校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历经两年时间,多次往返川鄂两地。从站房室内深化设计到地域文化提升,从图形元素的转译到红色文化的传播,湖北美术学院师生通过艺术设计助力国家建设,这也是近年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与设计实践多元结合所取得的成果。(通讯员:何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