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文华学院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什么样的?
2024-06-04 14:17:00
作者: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华学院《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96学时,共计6个学分,主要面向学校学生在大一下、大二上开课。课程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等,课堂分专业有侧重地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与应用方法,是各专业课的必备基础课程。
  2023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示文件,该校肖利霞博士团队(团队成员:谢柏林、余雯、丁浩、陶薇)的《大学物理Ⅰ(二)》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公示名单。
  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努力打造学生乐于听、便于学、会分析、能应用、可选择的大学物理课程。
  物理课程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课程初设期,2003年,大学物理课程随学校建校便已开设,后开设了物理实验;2008年,课程进入发展期,团队联合其它5所同类学校编写出版了物理及实验教材;2009年,大学物理及实验均获校优质课程,团队获校首届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大学物理获校精品课程;2012年,“大学物理问题驱动讨论式教学”获校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课程建设进入提升期,团队先后开展了探究式、启发式、混合式教学改革,进行了大学物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016年,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获校第二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获批“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019年,完成学校首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投入教学,团队获评“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0年,“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获校第三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获评“省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同时获评“文华云优质示范课程”,教学团队获评“省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肖利霞教授介绍,当初建设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契机,来自于2017年,谢柏林教授参加一次学术交流的会议,他敏锐觉察到混合式教学将是未来教学的新模式。时代改变了年轻人的学习习惯,他发现年轻人比较喜欢碎片式学习,网络时代催生出青年的专注力很难超过20分钟,时间上的碎片管理方法应时而生。随后他迅速请求学校领导给予支持,要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物理教学团队教师在谢柏林教授带领下,一直进行各类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对其提出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积极响应,认真参与各项讨论、ppt制作、视频拍摄等工作。团队每周一天,进行备课、打造课件、试讲演练…每位老师的每节课都会请信息中心在教室里进行实况录制,录废了重新再来。足足花了一年时间,终于建设完成了学校第一门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含有100讲精美的PPT和2000多分钟的实录讲课视频,还有大量的思考题、习题和讨论问题。每个视频不超过20分钟,符合年轻人的学习习惯,这些视频上传在学习通软件上,文华的师生可以随时观看学习。
  据统计,大学物理课程自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来,文华学子受益匪浅,让学生有了预习、复习、课外拓展的渠道,学校大学物理的期末成绩,及格率达到了80%。
  在文华学院,承担大学物理理论课程的老师一共有10位,其中有2名教授,6名副教授。文华的学生只要上物理课,基本上都是副教授级别及以上的老师在传授知识。信息学部2020级丁通同学对肖利霞老师的大学物理课程这样评价:肖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讲课方式充满活力与激情,善于将复杂的物理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有时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让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某个知识点。此外,肖老师对待学生也非常的亲切且负责任。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十分乐意为我们解答疑问和困惑,及时给予我们帮助和指导,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2016级计科系的学生蔡菲在拿到大学物理的考试成绩后,给团队老师陶薇发了一个微信:“您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物理老师,把我这样一个从初中到高中从来没有及格过的物理癌症患者治好,并考到90分,您太厉害了”。物理课堂上,团队老师们大都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团队教师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原理和应用,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教会同学们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文华学子受益匪浅。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以“面向一流、建强优课、强化核心、突出应用、统筹推进”的思路,分级分类推进课程改革,以全面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建设省级、国家级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为目标,通过示范带动、争创一流,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建设氛围。(通讯员:刘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