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履新”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24-03-08 17:20:00
作者:
  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是立足新时期、新发展、新要求,面向未来发展,以追求学术卓越和社会贡献度为目标,构建国际化、融合性、引领性的特色学院,培养具有前瞻视野、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艺术设计赋能,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创新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科特色,以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高等美术院校”为目标,积极探索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篇,讲究认识天地万物、建构天地之理,“致美创新”结合湖北美术学院“致美”校训以及创新学院的“创新”旨趣,由此构成“格物致知,致美创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三个“ACTION”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探索。
  融合“ACTION”创新六义,构建“全场域”开放多元教学体系。传统知识的分野以学科为基准,成为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建设的直接依据,然而时代发展、科技变革带来艺术边界的模糊,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变革呼唤跨学科的、系统性的创新方法以应对这个时代的复杂问题,创新学院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学校学科特色,面向设计学交叉学科发展前沿,构建开放性、实践性、多元性的教学体系。融合艺术创新(Arts)、计科更新(Computer Science)、技术革新(Technology),具备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践行东方美学(Oriental)、崇尚跨界求新(Novel)的设计创新教育行动。探索建设“艺科+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各学科场域联动的“新艺科”,鼓励艺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活跃的联系、交流、沟通与对话,立足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点,打破专业壁垒,不断优化专业知识体系,抢占高等艺术教育新的学术据点。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以“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等设计类专业为一期启动点,建设交互设计、服务设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设计、元宇宙基建、媒体传播等专业领域。实施“1+1+2”“艺理”结合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即一年级以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年级以专业技能课程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三四年级以“PI工作室”项目组和科研组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一方面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技能与素养的提升,打造技能与工具类、社会与经济类、语境与感知类三大课程模块;另一方面强调“小而精、专而优”的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建设项目式、沉浸式的PI工作室核心方向课程体系,推动学生解决真问题、产出真成果。
  把握“ACTION”卓越六艺,指向“全链条”卓越人才培养能力体系。以培养具有审美感知能力(Aesthetic Cognition)、统筹判断能力(Coordination and Judgement)、跨界引领能力(Trans-boundary Leadership)、全球胜任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开放思维能力(Open Mind)、终生学习能力(Never-ending Learning)的“六力协同”未来艺术领军人才为目标,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建立学生从入学到培养再到择业就业的全链条闭环育人体系。一是科学选才鉴才,不断优化完善拔尖人才的选拔流程。开创性地针对全校学生进行遴选招生,实施本科“卓越成长计划”,科学合理地自主确定招生遴选标准与计划,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人才选拔机制,探索实施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保证优秀人才“能进能出”。二是注重要素融合,践行中国文化与全球视野兼蓄、知识教育与实践育人同步的融合式教育。开设“武汉优秀历史建筑艺术档案”课程,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艺术与智慧。发挥大师引领作用,积极邀请海外知名学者、专家为拔尖学生开设课程。依托“艺心向未来”辅导员工作室,打造“院外”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品牌,建设榆园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拓“第二课堂”。三是促进成果产出,打造学生潜心专业研究的良好生态。创新性成立“创新学院竞赛办公室”,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下,2023年创新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省级及以上赛事评比中获奖累计22项,其中国际级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及地区级奖项8项,另有两名研究生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
  践行“ACTION”成长六径,实施“全方位”高质量育人体系。 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育人路径探索,构建思想引领(Nurture Ideology)、主动学习(Activate Learning)、突破边界(Transcend Boundaries)、整合资源(Integrate Resources)、优化机制(Optimize Mechanism)、催化创新(Catalyze Innovation)的协同共驱培养模式。传统三全育人中“全方位”强调横向拓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而“ACTION”育人模式下的“全方位”则强调纵向延伸,全方位认识自我、全方位开发自我,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一是坚持以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将个人志向和祖国发展紧密结合。二是坚持提升学生自我驱动意识和能力,拟打造“知新”系列讲座沙龙品牌,以大师引领及朋辈导师鼓励学生卓越成长,拟打造“昙华游学”国际交流及“创新学子”奖学金等项目,培育“领头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三是坚持打破陈规,引导学生不断重构边界、扩展边界,引导学生把创意工作的核心价值从视觉艺术领域拓展到广阔的社会实践,积极参与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知云晓天”气象科普,以及武汉蔡甸“气象小村”乡村振兴工作,将创意思维运用于现实问题的应对和解决。四是坚持资源整合,凝聚协同育人合力,凝聚校内育人资源,拓展校企合作资源,2023年度新增校企合作企业一家,达成合作意向企业3家,校企联建“IP系统化基础理论与产业实践”前沿行业课程,聘请影视IP相关行业专家到校授课,深度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五是坚持机制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对拔尖学生管理服务的水平,为优秀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进行学院架构的探索,在校内首创以科研攻坚为目标的“PI工作室”,建设“本科生导师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六是坚持催化创新。构建艺术与科学、工程与设计学科的实践场域,与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工程艺术与数字化设计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积极申报校级科研平台“科学数据艺术可视化研究所”,用于交互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感知未来、体验未来和领跑未来的成长路径。(通讯员:胡冰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