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四强化”发展助力资助育人新样态
2023-08-18 22:48:00
作者: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着力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管理服务
  学校构建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二级学院-辅导员-年级(专业或班级)”认定工作机制,优化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院系紧密协作的多层级工作体系。结合国家及省市规定,完善资助育人规章制度,加强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过程监督,严格各类奖助学金评审,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资助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推进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设立二级学院专人专项资助工作对接岗,定期对学院专项工作对接人以及新生辅导员开展资助政策、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积极开展院校合作,交流探讨资助育人方式方法和工作经验。校学生资助中心积极组织各二级学院学生资助工作负责人和全体辅导员参加全国学生资助工作线上业务培训,落实资助育人工作。
  强化精准资助
  学校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加强资助育人建设,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对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利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量化评估,综合运用“量化评估认定,学院评审认定,学院调查认定”等方式予以认定,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性。以信息化助推资助工作精准化,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基础工作,实现学校资助项目100%纳入系统管理、资助信息100%填报。
  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扩大资助政策传播覆盖,推动资助工作前置,在新生入学报到前建立新生QQ群,尽早了解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畅通“绿色通道”,保证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安心入学。开展“聚力乡村振兴,夯实资助根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活动,贯彻落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搭建家校联动平台,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优化精准服务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
  健全资助体系,建立涵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退役士兵学费减免、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临时价格补贴等各类奖助学金为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22年学校共发放11339人次的各类资助资金3212.855万元;完成1352人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审核,金额共计1250余万元。
  强化思想引领
  聚焦精神激励,将育人理念贯穿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在各类奖助学金评选环节,注重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创新发展、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在校园活动中,开展“资助育人育心,感恩励志诚信”主题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感恩励志诚信教育,有效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素养与行为,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开展革命文化教育、优秀受助学生成长报告会、退伍大学生士兵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化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定期招募勤工助学学生,鼓励学生劳有所得、自立自强,提升助学岗位育人功能,2022年共设立勤工助学岗位354个,发放资金126.78万元。
  加强宣传教育,发挥优秀受助学生榜样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鼓励受助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宣讲党和国家的资助好政策。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的李同学表示,“我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亲身感受了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关爱。作为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我会结合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宣传解读国家的资助政策,感受到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支持,鼓舞大家克服困难、自强不息,感恩奉献。”
  强化品牌建设
  聚焦励志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托实践育人平台,打造资助育人品牌,通过开展一系列资助育人品牌与活动,形成榜样示范、素质拓展、公益实践等资助育人模式。打造发展型资助项目,提升资助育人质量,不定期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往红色文化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持续开展“奋楫笃行争先,闪耀励志之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榜样选树活动,用身边人影响、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立志成才。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资助工作连续8年获得省、市资助档案先进学校、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突出单位、资助工作典型单位等荣誉。  学校将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全面、系统的资助育人体系,促进高校资助育人资源整合,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后盾。(通讯员:王仙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