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文华学院召开2021年暑期主题研讨会
2021-07-11 12:30:00
作者:

  7月8日-9日 ,文华学院在博学楼五楼报告厅召开2021年暑期主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体校领导,各学部、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具有副教授职称和博士学位的自有教师,全体辅导员等280余人参加了会议。

学校暑假研讨会现场

  文华学院先后于2014、bet36体育备用;两次暑期工作研讨会专题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拥抱光谷,争取大项目”发展战略,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探索了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次大会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两条主线,在全校推动了一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明年即将迎来的教学评估和未来学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做好了思想和工作准备。

党委书记郑畅主持开幕式

  7月8日上午,会议由党委书记、教学督导专员郑畅主持。郑畅阐明了会议的主旨,强调“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前期大家做出了许多努力,有一些经验和体会,本次大会将作交流,并讨论研究下一步的举措与目标。

常务副校长刘太林作报告

  常务副校长刘太林作了《文华学院2020—2021学年度工作报告》,回顾了2020—2021学年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近两年的工作重点。

  刘太林指出:过去的一学年,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个性化教育,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整体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刘太林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重点抓紧抓实下面几项工作:一、学党史悟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办实事:把为师生员工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三、开新局:从特色发展走向全面提高。

校长刘献君作报告

  校长刘献君作了“努力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他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校教职员工要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悟思想就是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开新局就是要深化个性化教育,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文华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使命),制定了“十年建校,十年发展,十年提高”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两条主线,以“博学笃志,本立道生”为校训,诠释了“傲立寒霜,红烁如火;厚积薄发,独树一帜”的红枫精神,形成了围绕共同目标,通过共同创造,实现共同发展的组织文化。

  校长刘献君就“努力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文华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两条主线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个性化教育。育人为本,文华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十分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个性化教育既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又是文华学院的办学特色。经过共同创造,已取得初步成效。

  二、融合是文华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物理—相加,化学—相融,生物—相生。融合是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融合以相加为前提,是相生的关键,只有在融合中才能生长。文华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在产教、城校、学术与技能、通识与专业、共性与特性融合五个方面下工夫。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重视融合,在“融合”中生长,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以及相应的制度,形成自己的培养体系。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的背景。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探索了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上,还不十分清晰;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缺乏大手笔行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有很大的距离;师资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跟不上要求;通过个性化教育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部之间、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等等。

  希望每一位老师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智慧;学部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涉及学科专业多、且相互联系密切,要努力形成自己的体系。

  为了便于参会成员讨论,刘献君校长还从党和国家的要求、政策的引领、社会的变化和合格评估的要求四个方面谈了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所面临的形势、背景。

副校长程红作报告

  最后,副校长程红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回顾与思考》的报告,他从学校定位、刘献君校长论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及课程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三个方面回溯了“文华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相关重大工作推进及成效。

  程红指出,文华学院,特别是刘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思路、发展战略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围绕个性化教育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两条主线。通过集体,共同探索、共同创造,干实事。全校上下,特别是各学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成绩,“文华学院是有理念、有追求的学校”“文华学院是共同创造、实干的学校”。文华学院的地位和影响,就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的。

  7月8日下午,全体与会人员分7个小组,围绕会议主旨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并于9日上午的大会上进行了小组汇报。

各学部代表汇报本小组讨论情况

  7月9日上午的大会由副校长邓刚主持。随后,各学部在大会上分别就“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和成效,交流了工作体会,最后副校长舒水明作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

  机电学部杨家军主任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的发言,指出体系建构顶层设计很重要、专业特色很重要,汇报了学部的建设目标与规划,学部的工作进展情况,实施效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机电学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是应用型、个性化,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学部的特色是紧紧围绕“机电+人工智能、数字化、大数据”。

  信息学部俞侃常务副主任作了“‘五融合’、‘六提升’,全面构建信息学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发言,汇报了学部的一些措施与成效,计划与目标。俞侃表示,信息学部将在进一步总结前期的经验成果基础上,持续在“六提升”、“上发力”上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力争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科研工作、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水平等方面都取得可持续发展和新的突破,全面构建具有信息学部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还能助力学校申报获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点,提升文华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层次。

  人文学部申凡主任作了“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的发言,梳理了人文学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潜力与优势资源,分享了学部已经实施和准备实施的项目,并且指出知识与能力的集合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结果,第一个层次是文科素养,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知识与能力,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特长。

  经管学部梅琳副主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进行了发言。谈到经管的目标是打通专业壁垒,推进学科交叉和方向融合,构建数字化经济与管理学科群,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城建学部姜应和常务副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学部采取了明确发展方向、组建科研团队、推进校企合作、建好教师工作室等措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将继续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外语学部李玲副主任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存在的困难三个方面作了“关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的发言,汇报了学部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举措。

  基础学部谢柏林常务副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学部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课程建设是核心,教学改革决心。要坚定信念开发课程资源,紧跟形势打造一流课程,特色鲜明建设“一师一优课”,及时反馈改革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建设舞蹈专业校外实践基地,更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契机,还要做实、拓展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以课题式、项目式牵引。

副校长舒水明作报告

  最后,副校长舒水明作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他指出本次汇报主要参考文献(依据)是刘献君校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路径》、《个性化教育模式探索》两篇著作,合格评估资料汇编,专业认证相关文献以及本次会议研讨结果。

  舒水明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制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七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他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抓住达成国际实质等效的能力要求这条主线,要守住全部专业初步形成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内部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这条底线。

副校长邓刚主持闭幕式

  副校长邓刚在主持大会作总结时表示:这一次会议大家集思广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认清了形势,明确了目标,是一次很好的工作交流会。让我们一起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和行动,做实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作,推进评估工作,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程炼 图片:童玲 刘念 排版:程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