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1年全国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在汉召开!
2021-04-14 14:43:00
作者:

  4月10日至11日,主题为“格物求道 真理育人——2021年全国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下会议模式,主办单位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承办单位为文华学院。

  文华学院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到会并作主题报告。文华学院党委书记、教育督导专员郑畅致欢迎辞;国家级教学名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小力;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文科类物理课程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施大宁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教授等10多位教授作主题报告。

  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37所高校和单位的代表以及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朋友近400人参加了会议。

   4月10日上午,开幕式由文华学院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舒水明教授主持。他表示,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深远、广阔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近年来,众多机构、高校和教师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研讨会聚焦勇于探索的先行者,推动大学物理教师走向真正的实践,为促成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的丰富、开放和持久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文华学院党委书记、教育督导专员郑畅,国家级教学名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小力教授先后致辞,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

 

郑畅 文华学院党委书记、教育督导专员

  文华学院党委书记、教育督导专员郑畅在致辞中说,去年的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只能隔屏对话,今天的研讨会我们又可以面对面交流,这是一场春天的盛会。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今天在这里探究物理课程思政,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崇尚科学、坚守真理的信念,掌握科学探索的正确思维方法和能力,并藉由这些科学素养,让学生逐步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观念,养成坚定传播和捍卫真理的人生品格。文华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持"博学笃志、本立道生”的校训,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办学目标,形成了个性化教育的办学特色。

王小力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

  国家级教学名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小力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初心,强调物理教学改革要向课程思政建设要思路、要办法、要质量、要效果,弄清“干什么”确保“抓准”、“抓细”,找准“怎么干”确保“抓实”“抓紧”,关注“持续干”确保“深化”“延展”,做实“谁来干” 确保“有用”“ 见效”。以价值引领、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提升能力为导向,将培养学生的人生目标、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作风、科学品质、科学能力的精髓融入物理教学之中,体现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文化建设等的全过程。

  接着,文华学院副校长舒水明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授先后主持了4月10日上午的研讨会。

施大宁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文科类物理课程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施大宁教授的主题报告为《明理 悟道 育新人——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思考和实践》

  施大宁表示,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主体,他们会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并建构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他希望课程思政研讨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王小力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

  国家级教学名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小力教授的主题报告为《以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王小力表示,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目标是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立业先立人,立人先立德”为导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要使物理教学与思政教育相得益彰,实现知识获得与人格养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分层次、分类别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更加自然、亲切、润物无声,激发学生内在的思想升华、学习动力和创新潜质。

李向东教授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国家级教学名师,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教授的主题报告为《从〈天文探秘〉到〈宇宙简史〉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实践》。

  李向东表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天文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课程内容的中心应由科学知识转向科学文化,他结合《天文探秘》、《普通天文学》、《宇宙简史》等三门课程,分享以问题为主线融入思政元素,培育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

张增明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张增明教授的主题报告为《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思政》。

  张增明表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程思政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和创新精神。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目标要反复研讨、形成共识,不要生搬硬套,要建立物理实验思政标准库,要因校组合、因材施教,要坚持集中与分散、择优授课,将立德树人贯穿物理实验教学全过程!

张朝晖教授  北京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张朝晖教授的主题报告为《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

  张朝晖介绍了拔尖学生激励、选拔、培养的普物实验教改实践探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意义上,拔尖学生培养的物理实验 课程模式。他表示表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探索实践,旨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来重建中国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规范。从“教书育人”到“立德树人”一脉相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教改 实践应是当前开展课程思政探索的基础。继往开来,“课程思政一直在路上”。有必要按“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高标准要求,审视以往的教学实践,继续深入教改探索,探讨如何建立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的教学规范。

文华学院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

  文华学院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到会并作《课程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主题报告。刘献君教授指出,从古至今,教育已经从个别教育、“规模化”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个性是指那些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贯性和持久性的特征。个性=共性+特性。个性不等于特性。个性化教育是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不仅不排斥课程教学,而且要依靠课程教学。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

  刘献君教授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生的长处和优势潜能;关注表现平平的学生;共性要求通过个性化途径来实现这四个方面做了精彩的论述,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

  4月10日下午,李向东、李金环、张增明三位教授先后主持了研讨会。

李金环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物理实验》杂志第七届编委会委员李金环教授的主题报告为《物理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有效实施—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例》。

  李金环表示,物理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有科学精神、学科素养、道德品质、思想政治和集体主义,物理实验教学有显性育人功能。要以物理课程中外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科发展历史中的人物故事、历史故事、研究故事中的思政育人素材。学习中国科学人物的“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中国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研究诺贝尔奖中物理学相关的研究,弘扬诺奖获得者的奋斗和科学创新精神。挖掘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实施教学全过程思政。

蒋最敏教授  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杰青,上海市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中学物理)主任蒋最敏教授的主题报告为《课程思政、课程质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力学课程中的实践》。

  蒋最敏表示,物理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很多,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质量提升的内在目标是一致的。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也有其自身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原则是自然融入、润物无声,方式是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形成育人合力。要集中研讨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分别准备、集中备课,通过资料共享、形成辐射。

张威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张威教授的主题报告为《以“实事求是”铸造课程之魂——中国人民大学文科物理通识课程建设》。

  张威表示,传统教学体系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专业背景和基础水平差异大,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学生呈现听不懂、不爱听、没动力,通识教育需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讲授要注重结合实验实践、实体实验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推动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定量化质量评价。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要注重合二为一, 围绕课程之魂凝练核心价值, 遴选教学内容形成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方法组织教研团队,达到重根、求理、力行、有我。

熊永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熊永红教授的主题报告为《课程育人一直在路上——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

  熊永红表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来多元价值取向,导致部分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呈复杂、多变和无规性。重术轻道,导致迷失方向和动力。必须重塑三观、明确方向,才能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物理学是探究世间万事万物奥秘和规律的基础科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石,蕴含厚重的历史底蕴,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辩证求道的研究方法,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坚守真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与情感交融,与学生共学共研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学共研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探索实体、网络和社会课堂三位一体、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模式。格物致知,溯本求源,要积极探讨和研究课程思政元素特性、共性、溶解度与个性化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关联性。

廖玮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廖玮教授的主题报告为《伽利略革命与科学思维的特色和价值》。

  廖玮表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接受了很多观念,许多观念已经是习以为常,但是实际上常常缺乏深入理解,日用而不知!。许多人对科学有很大的误解。这种理解实质上是把科学当作为一种指令系统,甚至是信条系统。科学并不是类似宗教或者前科学理论那样的知识体系或者信条系统,科学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体系。科学不认为自己是无所不知的。相反,科学承认对很多问题我们并不知道!

  为了理解科学方法,我们需要考察在科学和科学方法兴起之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物理学的兴起历程(失败和成功),科学方法的要点,科学和科学思维的兴起如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课程思政面对面(专家与参会代表互动环节)由李金环主持。施大宁、王小力、李向东、张朝晖、蒋最敏、张增明、熊永红等七位专家作为面对面嘉宾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为时一个小时的面对面互动。就大家关心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国家关于课程思政的政策解读、课程元素的挖掘等一线教师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戴玉蓉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国家级物理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戴玉蓉教授的主题报告为《浸润式课程思政育人途径探讨》。

  戴玉蓉表示,思政设计要注重凝练科学精神、工程意识和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科学精神,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验实践课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理学工学课程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月11日上午,张朝晖、乐永康两位教授先后主持了研讨会。

于杰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 大学物理教学中心副主任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于杰教授的主题报告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于杰表示,要结合《大学物理》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整理各章节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编写《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大纲,建立课程思政素材库。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挖掘好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石礼伟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副院长

  中国矿业大学石礼伟教授的主题报告为《基于建构性教学观的〈普通物理〉课程教学创新和课程思政》。

  石礼伟表示,公共基础课,量大面广,课程思政尤为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育人先育己,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推动教学创新,注重课程思政,打造一流课程致力于离学生最近的教育!丰富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载体!注重课程思政,德育智育并重,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孙燕云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孙燕云教授的主题报告为《世间百味盐为首,课程千万思当先》。  

  孙燕云表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融入了思政元素的教学大纲、教案是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多维度思政教育是手段。

张映辉 大连海事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教研中心主任  

  大连海事大学张映辉教授的主题报告为《贯彻“三位一体”要求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张映辉表示,注重科学图景、知识背景及其应用前景的描绘,重视知识的完 整性和“来龙去脉”,会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理解和记忆,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注重物理学所蕴含哲学观点的讲授,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层次和思想境界,进一步打牢辩证唯物主义基础,坚定马克思主义 的物质观、实践观、矛盾观和发展观,树立投身科技事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价值观。注重结合历史讲方法,通过实践性(实验)教学传(练)方法, 重视逻辑体系、相互关系的关照和把握,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 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暨科学素养的提升。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融入知识传授,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要素很多,方法也很多,但 “三位一体”是总纲。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和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不断探索 前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中心安莉讲师的主题报告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安莉表示,公共基础课受众学生数广泛,是理工科科学探索和工程实践的基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辐射效应显著大。思政课建设关键是教师思政意识及育人能力提升。要学习思政文件,注重个人育人行为转变为集体思政意识,要更新积累专业知识,注重校内外交流学习参加专题培训加强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多申报教改项目参加教学竞赛参加学术研讨会议提升育人能力。

吕树臣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吕树臣教授的主题报告为《专业课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吕树臣表示,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认知,消除误解、回归育人职责;要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为课程思政教学储备资源;要掌握正确的实施途径,解决怎么做。课程思政不是让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中占用每节课的固定时间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简单地直接地照搬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到课堂中,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润物细无声,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潜移默化地价值观引导。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我们全国各高校专业教师集智集策、共商共建。

吴喆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格拉斯哥学院)吴喆教授的主题报告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  

  吴喆表示,大学物理课程要积极融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情怀与科学责任感、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与人文情怀等思政元素。大学物理教改要通过校级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教学基本要求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教学改革实施规范,集体备课,课程教改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焦志伟 中国计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中国计量大学焦志伟教授的主题报告为《普通物理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焦志伟表示,思政育人目标要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可以用物理美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美好的心灵; 引导学生拥有家国情怀和美好的心灵,让学生领悟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培养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从物理学名人的故事中领悟创造性,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家国、勇担时代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求实、奉献、协同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各位专家的报告从思政课程如何发挥立德树人关键作用、课程思政如何发挥立德树人协同效应、两者如何同向同行达到润物无声效果等做了深入阐述。专家们的报告务实、精炼、接地气,引发了参会者的广泛共鸣和思考。研讨会上,现场代表积极提问,与演讲嘉宾进行了充分的互动。

  会议代表,还专程来到文华学院参观了校园,物理实验室等。参观文华学院实验室后,会议代表们还参观了武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的相关实验室。

  扬州大学李俊来老师谈起会议的感受,情不自禁地说,全国性质会议比比皆是,由民办学校承办全国大规模的会议,屈指可数,文华大牛。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大会开得非常成功,感谢会务组细致周到的各项安排,收获颇丰。

(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程炼 图:朱鸿亮、张晨阳、刘森林、余琪、鲁江海、姚玉梅、蔡琴、陈静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