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长江大学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取得新进展!
2022-03-03 11:40:00
作者:
  油气资源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严重影响国家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要指示。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要大批优秀地学类人才作为支撑。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对地学类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立优质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地学类人才培养的重中之中。
  按照“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依托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多项省级教学研究及质量工程项目,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地学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党建引领,思政铸魂,行业精神入脑入心
  地学类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提高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地学实践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德育功能;通过讲述李四光、王进喜、黄大年等优秀地质工作者奋斗拼搏事迹激活课程思政元素,将石油行业的“铁人精神”、现代地质资源开发与“绿水青山”共存、地理信息系统的“北斗精神”等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奉献担当的优良品质,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和育德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长江大学资工17级李文婧在“油气地质野外实习”野簿中记录了自己的心声: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有的山很陡,路很长,但是人比山高,脚比路长,我要学习石油精神,像老一辈地质学家一样,克服困难,吃苦耐劳,跑好每条路线,画好每个剖面……据统计,近三年毕业生中近70%以上学生在地学相关行业攻读研究生及就业。
  校企、校地、校校深度融合,协同打造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与教学平台
  紧扣“兴趣与基础、思维与能力、拓展与创新”人才成才规律,企业专家与教学委员会协同,优化形成了递进式地学基础实践课程群、专业课实践课程群及创新实践课程群。
  依托油气勘探开发湖北省实验实训示范中心,构建了以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间实习和校内地质标本长廊为主体的地学专业基础实践平台,激发兴趣与夯实基础;依托江汉油田等国家级大学生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平台,构建了包含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的专业实践平台,训练思维及专业能力;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高水平科研平台,构建了包括大创项目训练和专业学科竞赛的创新实践平台,助力创新能力培养。
  建立的递进式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既尊重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又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支撑了现代地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坚持引育并举、制度激励,协同建立“双师、双能”教师队伍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出台文件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切实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此外,为了解决教师队伍实践指导能力不足的问题,学院与中石化江汉油田、中地数码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引聘一批能胜任理论、实践教学的企业教师队伍,建立了一支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双能”型队伍,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工程实践,为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保障。据统计,近4年来企业导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及实习实训的人次占比达15%,学院实践指导老师100%具有工程实践经历。
  人才培养质量再上台阶,标志性成果层出不穷
  近3年来,长江大学地科学院累积培养毕业生1100余人,其中学生创新实践参与率达80%以上,近200人次在专业竞赛中获得佳绩,如2020年获第五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一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学生在《Cretaceous Research》《天然气地球科学》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其中30%以上的学生被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以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获得者——地质学专业20级毕业生罗慈航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改革实施以来,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获批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石油地质教研室和基础地质教研室分别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沉积岩石学》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率先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获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地质学及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建成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地质虚拟仿真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实验室、GIS实验室、通山油气地质野外实习基地和松滋刘家场综合地质野外实习基地等实践平台,实行开放式管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中国教育在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