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武汉开评新三好美德少年 德智体表现非唯一标准

    武汉晚报王雪  2012-05-25    

  在家庭是好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即日起,武汉市启动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评选标准由传统“老三好”变为“新三好”。此次将海选15名“新三好”美德少年。

  凡符合推荐标准、曾获校级以上荣誉、年龄在6-17周岁的武汉市未成年人(户籍非武汉市的,须现在武汉市学校就学,并满一年以上)均可参与评选。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富有活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鲜明时代特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评选美德少年的首要因素。

  具体评选标准则是由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组成的“新三好”:“好孩子”,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学会自理、常做家务、勤俭节约、生活朴素、心存感恩、分担责任;“好学生”,不仅要学习勤奋、积极进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还要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乐观向上、勇于创新;“好公民”,就是要在社会上遵纪守法、举止文明、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热心公益、诚实正义、崇尚科学、服务社会。

  目标:打造新一代武汉人

  在此次下发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此次评选的“地方特色”:为弘扬和践行武汉城市精神,在未成年人中树立一批身边的学习榜样;引导全市未成年人在广泛参与道德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争当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武汉人。

  “新三好”对传统的德、智、体“老三好”进行了扩展,涵义更为丰富。此次首评“美德少年”,更强调学生的个性、时代性。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透露,希望通过评选“美德少年”,德育能成为培养孩子的重点方向。

  美德少年票选产生

  5月中旬至5月底,武汉市接受“美德少年”推荐报名。除全市中小学校推荐外,若身边有“美德少年”,市民同样可推荐至各区文明办。

  正式候选人确定后,6月中旬“美德少年”将由票选产生。届时,市民可通过网络渠道投票选出“新三好”美德少年,同时评选委员会将进行无记名投票评选。最终按照60%的公众支持率、40%的评委支持率,选出首届“武汉美德少年”及提名奖。

  武汉“好孩子”标准更多元化

  “现在评判好孩子的标准更宽松了,儿子班上80%的孩子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奖励”。24日,儿子2012年读二年级的王先生称,上学期儿子拿到了“阳光少年”,还有不少同学成为“文明少年”、“运动少年”、“爱心少年”,在学校的德智体表现已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此前,能不能评上“三好学生”,完全取决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校和老师说了算。如此评选,却出现了不少“双面人”:在学校是标准的“好学生”,但回到家里变身“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社会上,缺乏爱心,漠视公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为此,2005年春季,武汉市教育局推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在全市部分区、校开展试点工作。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维度,用“好公民、好学生、好孩子”取代了传统“德智体”标准。

  是否停止评“三好”曾引争议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德智体为标准的“三好学生”评选曾引起较大争议,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发起停止评选“三好学生”提案。而教育部发言人则表示,对此并未做统一规定。

  质疑:

  作为编辑出版专家、著名书法家,81岁的全国政协委员沈鹏发认为,三好生的评比弊多于利,三好生成了重点中学录取的必要条件或优先条件,背后的利益链滋长了腐败。

  回应:

  教育部发言人在两会期间回应了此份提案:教育部并未对“三好学生”评选作出统一规定,也没有设置全国、全省性质的此奖项,无论实行或废止,教育部都不干涉学校决定。

  “三好学生”延续五十余年

  “三好学生”的评选自1954年开始,以固定的评选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在全国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其中,“学习好”有明确的分数规定,即低年级90分以上、中年级85分以上、高年级80分以上。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新时期着重提高了三好学生的相关待遇,如对连续几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学生,在升学和分配上都有优先选择的机会。一时间,“三好”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也成为“好孩子、好学生”的同义词。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