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学院多样化人才培养异彩纷呈
中国教育报 丁远坤;鲁旭东;张振林 2012-04-20 大 中 小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对人才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需要,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要求;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湖北工程学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出了一种适合学校校情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整合优质资源 树立多样化培养目标
湖北工程学院将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注重整合优质资源,尤其注重专业整合。学校已初步形成三大板块专业群,即:发挥传统的教师教育类专业专业基础好、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平高的优势,形成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己任的专业群;依托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对口支持,加强农学、园艺、建筑、规划类专业建设,形成以服务地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为使命的专业群;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属高校支持,重点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形成以服务地方新型工业化为主要任务的专业群。专业的交叉融合与多样化发展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回应了地方“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教育目标对所要培养的对象在身份、质量、时间和层次类型上的具体规定。学校积极推进“一主、两翼、多层次开放办学”战略,多层次开放办学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一主”就是以全日制本科人才培养为主,在搞好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重点开展了双学士学位教育,目前已有18个本科专业获得了双学士学位授予权,在读学生2000多人。“两翼”是指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学校已同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还着力抓好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以上整合,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搭建系列平台 打造多样化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积极推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必修课部分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在对“计算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实行分级分层分类教学,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实际选择。
选修课主要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兴趣、特长以及不同专业方向而设置模块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自主选择,把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更好地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强化社会实践和创新,学校建立了40个教育实习基地,77个专业实习基地,6个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基地。
激活教学热情 确立多样化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学校在完成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增加“特色餐”,激活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潜能。
学生的发展需要是第一需要。对于所学专业方向有进一步需求的学生,学校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竞赛、科研活动并给予适当奖励;每年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设计作品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艺术大赛等是学校必参赛项目;学校5个实验平台、47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以支持学生创新团队活动。
学校着眼“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面向产业增强针对性;着眼服务地方,加强校地互动,凸显特色优势;对就业和创业学生加强实践教学和指导,使学生未出校门先“入行”。
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满足学生获得国外学历和学位的需要,2009年,学校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开展联合办学。
实施优质教育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个性化教育催生课堂之变。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在学理性较强的课程中,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形式。政法学院夏建平教授申报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彩一门课”获教育部专项课题。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开设本学科学术前沿讲座;在选修课的课程模块设置上,突出讲授强势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引导学生发展各自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校加强了吸引人才力度。仅2011年,学校新增“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2人,聘请2名“彩虹学者”和6名客座教授,获批省厅“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2项,聘请了3名“楚天学者”到校工作。
创新教学管理 落实多样化评价制度
学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夯实基础,强化技能,因材施教,分段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教育类专业采取“1+1.5+1+0.5”分段教学模式,其他专业采用“1+2.5+0.5”或“1+2+1”分段教学模式;同时建立大班上课、小班辅导、个别指导制度,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学校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即可毕业,允许学生提前或延缓毕业,也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教学评价制度方面,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考核方式转变。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实行笔试、团队作业、演讲、调研报告、实验报告、学术小论文为主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近年来,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在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中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学生获学士学位论文奖和科研成果奖的等次和数量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特等奖10多人次、一等奖50多人次;在电子设计大赛和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20多项,曾一举夺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bet36体育投注上线率不断提高,2011年上线率为16%左右;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个性化创业和“高质量”就业的比例大幅提高。
实践证明,深入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上体现多样化,大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实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
扫一扫 关注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