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校长名片
本期校长:潘志平

潘志平,男,1964年生。1994年起任副校长、校长,曾获杭州市首届十佳校长、浙江省中 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浙江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至今,担任 杭州市公益中学校长。他用情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用心做有情感的好教育,老师、学生和家长亲热地叫他“阿潘”校长。

走进校长
        在杭州的这所学校里,你会看到以下情景:校长带着学生挖番薯,跟学生一起打雪仗、撕名牌,扮演杨贵妃、功夫熊猫, 以各种角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毅行活动中像大熊猫一样爬树,每周还会戴着厨师帽、围着围裙、手拿大 勺不亦乐乎的给全校师生烧着有“妈妈的味道”的阿潘羹……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知道这个“大顽童”是谁了——对的,他是杭州公益中学(下称公益)校长潘志平,人称“阿潘”。 在公益,很少有人叫他潘校长,一水儿的叫“阿潘”, 亲切而自然。潘志平也一样,特别享受这个过程,每天乐呵呵的走进公益大门,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孩子。34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做了20多年的校长,学生和家长的“脉”也把得特别准。那么在公益,他跟师生和家长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架起家校“连心桥”,从一封亲笔信开始
      前两天,阿潘校长的办公桌被上千封家长的回信铺得满满的,他正一封封看着呢。因为他刚给家长写了一封主题为《怎样引领孩子追求深层次的快乐》的亲笔信,家长反应热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家长如此热情的回信?这还要从阿潘校长十几年如一日不懈坚持的事情说起。
      2002年10月16日晚,时任锦城二中校长的潘志平第一次用写亲笔信的方式与家长交流,不曾想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从此,写亲笔信与家长和学生交流的方式成了他的“专利”。在信中,他跟家长畅所欲言,聊教育方法、谈育儿经、探讨家校合育的好方法等,心与心的距离一下子因此拉近。
      2007年9月,阿潘校长调至女儿就读的杭州公益中学任校长,依然坚持与家长书信交流,14年间写了120多封信。逢年过节、考试前后,或是到了某个重要阶段,阿潘校长都会写亲笔信,将他的教育想法、办学思路和家庭教育中一些可操作的建议与家长进行沟通。比如如何完成小初衔接,阿潘校长会叮嘱初一新生家长要注意哪些事;孩子初二了,家长要怎样把好“三个关”;怎样帮初三度过最后一年。针对不同的年级,阿潘校长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和关注点。
       2014年,阿潘校长从百余封亲笔信中筛选出了50封,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一个智慧校长给家长的50封亲笔信》的书。仔细看过会发现,这些亲笔信的落款日期多数是晚上。原来,由于白天事务繁忙,没有完整的时间写,因此一般晚上写的多,有时候甚至写到凌晨。每封信少则一千多字,多则三千五千字,每封信平均耗时4-5个小时。
      从最开始给每个家长和孩子写亲笔信,到后来每月的主题信,一封封亲笔信连接着公益和成百上千个家庭,这背后是阿潘校长的良苦用心。阿潘校长说 ,只有家校之间真正架起桥梁,才能让彼此的心更近。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的话儿有人说、有地方说,2015年11月27日,阿潘校长给学生写了一封《阿潘和您一起说说心里话》的亲笔信,由此开始了给学生写亲笔信之路。11月29日起,他收到了1082封学生的回信。阿潘读回信读得特别感动,因为学生把内心的想法,甚至非常私密的困惑都说给他听了。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能掏心掏肺地跟阿潘说出心里话,源于他平时的亲和力、对孩子们的真诚投入。
《论语》版本频升级,育人要花大气力
      阿潘校长始终把公益学子“学做人”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品行正、情商高、身心棒、学业优的阳光少年。而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相关的载体支撑,读《论语》就是其中之一。其实这是公益的老牌保留节目,一届届公益学子因此而通晓事理。
      公益有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公益。阿潘校长介绍说,公益的初一新生刚进校时就开始背诵《论语》,早读课安排诵读,语文课进行讨论。最少背25篇,多则背百篇,多多益善。通过背诵,公益学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明晓“知、仁、勇”的内涵,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在背诵中感悟,在行动中实践。
      此外,阿潘校长还专门为学生开设了《论语》讲座,让学生更深刻的从《论语》中感悟“做人、做事、做学问”道理;成立《论语》读书会,通过“论语在公益、公益讲论语”等系列活动,让每一位公益学子都能接触到传统文化。
      为了让公益学子更加深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阿潘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开发出了符合公益学情、年龄等特点的德育校本课程。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阿潘校长主编的《公益人读论语》,这本书是2009年出的,但随着时代和学生的需求,很多内容需要重新精编。经过2014年第一次改版升级之后,今年4月份,将迎来第二次的大改版。
       改版之后会有哪些新内容?阿潘校长介绍,即将出炉的这本书名叫《嗨,孔夫子——中学生读论语》,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师生家长共同筛选出123篇适合学生“口味”的论语作为本书的正文,同时每篇配以英文翻译。这本书还有个最大的亮点是增加的三块内容:分别新增了“教师说”、“同龄人语”以及每位学生个人的读后感一栏。说到新增同龄人感悟这部分,阿潘校长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同龄人的想法更容易影响同龄人,也更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见贤思齐”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公益类似的德育校本教材还有不少。比如《站在他人角度说话做事的公益人》《奔跑吧,公益人》《公益人的生活实践》《心理辅导式的公益班主任》、《有担当的公益人》、《公益人的五个“尊重”、九件“重点小事”》等有十余本。
“三有”课堂+校本作业,减压增效提质有路径
      做教育,最绕不过的就是课程改革。阿潘校长眼里的课改是怎样一种状态?简单而朴素的,一种渐变的、教学方式不断变革的过程。阿潘校长说,如何能让课堂变得有趣味、让学生爱上课是课改的重要部分之一。不仅要让学生感兴趣,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相异思维。换句话就是,如何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动起来、想深入。
      公益的课堂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因为这是一个“三有”课堂。公益人都知道,这“三有”是有情、有趣和有效。阿潘校长说,课堂上,师生、学生之间能够积极参与和互动,有情感交流,而不是毫无活力与亲和力的课堂。在情感之外,最要强调的就是趣味性。教师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活教”,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乐学”,如此“活教、乐学”就体现出来。
      正因为公益的课堂妙趣横生,学生们都非常愿意跟老师互动,因此每个老师有几个学生取的可爱的小绰号也是常有的事。比如能叫出全年级名字的“法哥”,全民男神物理老师“福哥”,英语老师“郭大侠”,彪哥、宫姐……尽管这些老师各有各的特点,但在他们的课堂上有一个共同点——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做到了有情、有趣,课堂的有效自然水到渠成。
       除了课上的高效之外,课外的作业巩固也不能忽视。阿潘校长特别提到了正着力推进的“校本作业”。他介绍说,校本作业是由学校备课组老师自己筛选编订的,跟外面的辅导材料可不一样。
      内容主要是针对错误率高的知识点、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还融入了学生感兴趣以及当下的热点内容。学生每个周末带回家做,平均每门功课的校本作业半个小时到40分钟就能完成,效率高了,减压提质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有句话,阿潘校长经常挂在嘴边,他说“我们尽力把公益的每个孩子送到适合自己的高中,但我们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因为一张试卷、一份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孩子的全部,分数背后要一定要有温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听课,去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