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2023-08-07 21:36:00
中国教育在线河南站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州市红旗渠考察时强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年轻一代,继承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渠”为题,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8月4日,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辅导员及青年大学生冒着酷暑,奔赴林州市红旗渠学习考察和躬身实践,沿着红旗渠感知修渠艰辛记忆,参观红旗渠畔新时代乡村新风貌,感悟乡村振兴之路。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8月4日上午,师生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红旗渠纪念馆,通过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深入了解了红旗渠修建的背景、过程及由此诞生的红旗渠精神。师生们在“千年旱魔”“红旗引领”“太行丰碑”“山河巨变”“精神永恒”五个展厅驻足体验当年的筑渠场景,那一幕幕画面、一张张照片、一脸脸汗水深深打动了师生们。其中有三个场景镌刻在师生们的心坎里:一是因为旱灾背井离乡、满含热泪依依惜别太行故土的无奈眼神;二是筑渠勇士们从山顶垂吊半空,腰间系着绳索,手握铁钎,身躯摇曳着凿壁山石的场景,后来演绎成一则“勇攀山崖、我将无我”的经典画面;三是满墙镌刻着为筑渠而牺牲的太行儿女们的名字,他们是村队长、是父母、是儿女、是向往美好生活的热血战士,他们拿命开凿出一湾水渠,平凡而伟大,坚韧而英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后,师生们紧接着前往红旗渠,沿着红旗渠主干线崎岖的渠岩峭壁一路前行,时而渠水潺潺,时而绝壁断层;时而渠宽水清山势婉转,时而陡峭窄道只容一人侧身而过。沿渠行走3000米,走“红飘带”,登“水长城”,师生们脸上洋溢着自信乐观的笑容,深切体悟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在一无先进测量仪器、二无先进施工工具、三无充分的资金和安全保障的极端困难情况下,从千米海拔的魏巍太行山腰开辟引漳(水)入林(县)壮丽工程,建筑人工天河——红旗渠,十年筑渠十年艰辛,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中午时分,师生们到达建设最艰辛、最费力、最幽深、也最能体现红旗渠精神的青年洞前,默记李先念、郭沫若、江泽民等老一辈领导和习总书记的题词与谆谆教导,在青年洞前回顾当年林县人民艰苦的修渠记忆,望着洞内滚滚而来的渠水,学员感叹道:“这既是从山西奔腾而来的漳河水,更是林县儿女流的血和泪”。

  围绕“感悟红旗渠力量,胸怀‘国之大者’,做西迁精神新传人”“学习红旗渠精神,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彰显党员担当”“团结协作,自力更生,坚持攻关,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等主题,师生党员开展了热烈的研讨。

  学工部副部长卢静伟表示,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强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应传承好红旗渠精神和西迁精神,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学校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辅导员李琪表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辅导员们要从中汲取不竭力量,学习“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气概,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使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21级急救二班学生孔德帅表示:“红旗渠改写了当地缺水的历史。在红旗渠兴建伊始,党员干部自觉成为走在前列的带头人。吃苦在前,危险在前,艰巨任务在前。这中间更是涌现出了一批把一生奉献给了水利事业的先锋人物,他们是无私奉献精神的模范担当。特别像吴太祖这样的大学生,20多岁的年龄,爬山越岭实地勘测,夜以继日工作,成功解决青年洞、白家庄空心坝、王家庄隧洞等施工难题,并将热血洒在巍巍太行,这种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医学生,我立志要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做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传承者”。

  此次寻访体验活动,师生们通过参观展馆、重走千里“水长城”、聆听专题讲座和小组研讨等形式,在学习思考中深化认识,在交流研讨中凝聚奋进合力,深刻地理解了学习红旗渠精神的教育意义,增强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决心、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恒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将积极发扬红旗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切身行动不断提升自身本领,用不懈奋斗为新征程贡献力量 。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员:于丽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