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在第32个国际助产士日到来之际,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主办,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办,上海弘联医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年河南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助产技能竞赛暨2023年全国助产技能竞赛河南赛区院校选手选拔赛在濮阳医专易明楼一楼大报告厅隆重开幕。
两项大赛均为河南省首次举办的竞赛。省卫健委科教处处长孙威,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濮阳医专党委书记李铁军,校长路红显,市卫健委主任李豫秋,副主任何美玲,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产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崔世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房护士长、河南省助产学组组长王璐,濮阳医专纪委书记王庆元,副校长谢法纲、袁俊斋出席开幕式。全省各院校助产专业专家教授、优秀学生,濮阳医专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本次盛会。开幕式由校长路红显主持。
濮阳医专校长路红显主持开幕式
?
濮阳医专党委书记李铁军致开幕辞
濮阳医专党委书记李铁军致开幕辞。李铁军对参加本次比赛的省、市领导,各院校助产专业专家教授以及参赛队伍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妇幼保健协会给予濮阳医专助产专业办学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及助产专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表示学校一定会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加强与同类院校间的切磋交流,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技能提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学科、服务社会。
濮阳市卫健委主任李豫秋致辞
濮阳市卫健委主任李豫秋致辞。她表示,2022年河南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助产技能竞赛、2023年全国助产技能竞赛赛区院校选手选拔赛的举办,既是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助产技术、保障母婴安全的需要,也是全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助产技能教学能力的全面展示。希望各位参赛选手、指导老师以竞赛为契机,积极交流互动,相互学习借鉴,为助产队伍建设、发展提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发表讲话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发表讲话。李强指出,本次竞赛旨在践行“赋能助产士,助力母婴健康”的专业发展宗旨,推动助产照护技术规范革新。通过技能大赛,规范助产技术操作流程,提升助产士临床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达到“以赛促教”“医教结合”的效果,使助产教育更好地适应临床助产岗位需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助产人才。
省卫健委科教处处长孙威发表讲话
省卫健委科教处处长孙威发表讲话。孙威指出,母婴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助产士在实现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改善孕产妇健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助产士的工作甚至会影响民族的健康和未来,举行助产技能比赛意义重大。本次竞赛内容体现了最新的助产理念和助产技术,全面展示促进自然分娩技术的应用、以及接生技术和新生儿处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有效提升学生技能水平、职业素质和岗位胜任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助产服务人才。
裁判长王璐宣誓
学生代表卢双宣誓
仲裁代表崔士红宣誓
裁判长王璐、学生代表卢双、仲裁代表崔士红依次进行了宣誓。最后,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濮阳医专庆祝“国际助产士日”文艺节目。助产专业的老师、学生上台表演了《光荣的助产士》诗朗诵、生育舞蹈、《助产士之歌》等精彩节目,将会议气氛推向了高潮。
师生表演
省助产两赛将在5月5日下午—5月8日进行。本次竞赛采取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通过竞赛活动,引导高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需求,促进助产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达到助产教育与临床岗位紧密衔接;展示医学院校助产教学成果,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对产妇待产和分娩过程中的“照护和产程处理”技术,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技能提升”的作用。
近年来,濮阳医专坚持创新、开放的办学理念,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建设“河南省职业院校助产专业韩清晓‘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聘请国际著名助产专家、中国助产联盟创始人、中国助产士年会发起人、现代产科服务体系(MMSS)研发创建人孟雪女士担任助产专业产业教授,并将孟雪团队创立的MMSS纳入学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全日制助产专业学生进行MMSS理念和专项技能培训。学校与多家医院/企业签订产教融合、定单培养协议,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专业平面+特长”的助产及母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助产专业学生就业率平均97%以上。不断提高的教科研成绩获得了省内外行业的认可,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办2022年河南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助产技能竞赛和2023年全国助产技能竞赛河南赛区院校选手选拔赛,预祝各位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员:马百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