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2〕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现将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如下:
一、学校简介
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洛阳。学校地处伊水之滨,万安山下,东汉太学便发端于此。南望二程故里,传颂着程门立雪、鲁台望道的佳话;西望关林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绽放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光芒。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河洛师范学校,历经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为现名。2007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5年获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资格。bet36体育备用;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赢得了“有活力、有品位、有温度、有颜值、有潜力”的“五有”高校美誉。2020年学校被列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南省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电子商务学院、食品与药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3个学院,2个公共教研部,7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2个、精品课程3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2门、省级本科一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项目6项、教学团队6个、教学名师6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9个、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7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5个;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3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2篇。开创小学全科教师招生培养的“洛阳模式”,在全省推广;连续九年获得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三年来,学生在亚运会、全运会、全国大运会中共获得7枚金牌,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00余项,省级奖励1400余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80余人。教师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称号20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学科引领”战略和应用科研攻坚工程。自2016年以来,连续入选ESI数据库排行榜,化学学科ESI排名持续保持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旅游管理学科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创新联盟、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功能导向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旅游公共服务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余个。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量连续多年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0余项;出版著作19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400余篇,获国家专利34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2项。
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与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波兰比亚韦斯托克大学、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等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海外办学、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流互换、教师访学进修、科学联合研究等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签署对外合作交流协议30余项。2005年学校加入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
学校占地2850亩,建筑面积近71万㎡。固定资产总值约12.8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达200余万册,电子资源280余万种,中外文期刊53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8个,各类型特藏文献27000余册(件)。学校建有“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校园网络,是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浓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教学或管理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基础教育需求、有良好教师职业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三、招生计划
全日制招生专业:
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物理)、学前教育、学科教学(化学)、小学教育、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历史)。
非全日制招生专业: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美术)、学科教学(体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招生人数:2022年我校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6人左右,其中全日制计划招生196人左右,非全日制计划招生40人左右,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四、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 原则上考生所学专业与所报考教育硕士专业领域要一致。
6. 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报名与信息确认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照教育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学校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及学习情况,提供真实材料,并牢记网上报名编号。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于弄虚作假者,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1.网上报名
(1)报名流程
凡符合报考条件者,请于规定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请如实、认真填写本人报名信息,并及时交纳报名费,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2)报名时间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信息确认
具体采用网上确认或者现场确认,以各省招生考试机构及报考点公告为准,报考费缴纳方式按照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方式执行,详见各省网上报名公告。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六、考试
1.初试
(1)初试时间: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初试科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初试科目见附件)。
12月25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
12月25日下午 英语二
12月26日上午 教育综合
12月26日下午 业务课二
(3)打印准考证: 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2.复试、调剂、录取
(1)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成人教育、自考、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2)复试、调剂、录取工作按照《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开展,具体要求见明年我校公布的《2022年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七、奖助政策
学校实行奖励、资助政策(不含非全日制),奖助覆盖面100%。具体办法如下:
1.生源奖学金。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我校正式录取、且分专业综合成绩(综合成绩计算办法将在复试录取办法中公布)排名位于前40%的考生,入学后第一年可直接享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8000元/人。
2.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硕士研究生20000元/人。
3.研究生助学金。按往年政策为6000元/人/年,覆盖面100%(具体金额以河南省当年研究生助学金政策为准)。
4.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3]219号)和河南省相关文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8000元/人/年,覆盖面为40%。
5.研究生勤学奖。学校设立研究生勤学奖,一等奖5000元/人/年,覆盖面15%;二等奖3000元/人/年,覆盖面20%;三等奖2000元/人/年,覆盖面25%。
6.设立“三助”岗位。学校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以下简称“三助”)岗位。助管津贴硕士生4000元/人/年;助教津贴根据研究生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按助教课酬标准计算;助研津贴从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列支。
7.设立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提供科研经费支持。
八、学费及住宿费标准
我校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年学费标准均为7000元/人/年,按规定学制时间分年度收取。全日制研究生住宿费标准为1100元/人/年,按规定学制时间分年度收取。非全日制研究生住宿费按年度根据入住时间长短确定收费标准,住宿地点在我校学生宿舍。
九、学习方式与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
2.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3.我校全日制学习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
十、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482
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政编码:471934
联系部门: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
办公地点:成均楼C座208室
咨询电话:0379-68618231 王老师
QQ群:910871702
微信公众号:lysyyanjiusheng2011
E - mail:lysyyjs@126.com
学校网址:http://www.lynu.edu.cn
特别提醒
1.请考生在报名前认真阅读《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网址: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8/s3261/202109/t20210903_558663.html),了解报考流程、知晓自身责任。
2. 以上内容如有与国家政策相悖之处或未说明事项以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准。
3.2022年国家招生计划尚未下达,中国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为我校根据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招生人数拟定的各专业招生计划,仅供参考。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2022年国家招生计划及各专业报考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4.我校不接受破格申请。
5.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研招网”和研究生招生网站上公布,未委托任何bet36体育投注辅导机构公布。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bet36体育投注辅导班(初试、复试均不提供),不提供往年bet36体育投注试题,不出售任何参考资料。
2022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名称及代码 |
考试科目 |
学院名称 |
咨询电话 |
参考书目 |
学科教学(思政) 045102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5-思政专业综合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379- 68618460 |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bet36体育备用;年。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9年。 |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3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1-语言文学综合 |
文学院 |
0379- 68618259 |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朱栋霖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3.《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4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2-数学教学论 |
数学科学学院 |
0379- 68618301 |
1.《数学教育概论》(第3版),张奠宙,宋乃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
学科教学(物理) 045105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6-物理教学概论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0379- 68618310 |
1.《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阎金铎、郭玉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学科教学(英语) 045108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3-英语写作与翻译 |
外国语学院 |
0379- 68618290 |
1.《英语写作基础教程》(第三版),丁往道、吴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高级英语写作指南》(第二版),祁寿华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3.《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张培基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4.《汉英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编,高等教育出版,2008年。 |
学科教学(音乐) 04511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4-音乐综合 |
音乐学院 |
0379- 68618363 |
1.《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10月。 2.《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尹爱青编,第二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 3.《音乐名作鉴赏》,修金堂,子建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
学前教育 045118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7-学前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院 |
0379- 68618396 |
1. 《学前教育学》,虞永平、王春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 |
学科教学(体育)045112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8-学校体育学 |
体育学院 |
0379- 68618357 |
1.《学校体育学》(第三版),潘绍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
学科教学(美术)045113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9-美术基础理论 |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15637990213 |
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
学科教学 (化学) 045106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20-化学教学论 |
化学化工学院 |
0379- 68618320 |
1.《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bet36体育备用;年11月。 |
小学教育 045115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21-课程与教学论 |
教育科学 学院 |
0379- 68618382 |
1.《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
学科教学 (地理) 045110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22-中国地理 |
国土与旅游学院 |
0379- 68618419
|
1.《中国地理教程》,赵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年。 |
学科教学 (历史) 045109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23-中国古代史 |
历史文化学院 |
0379- 68618630 |
1.《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上),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下),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
333-教育综合 |
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 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编,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版 2015年。 4.《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2020年。 |
注:以上参考书目仅供参考,不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指定用书,考生也可用其他版本或书籍复习备考。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