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到,积极争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5%。加强“双一流”建设,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
《规划》在教育方面有哪些布局?一起来看:
第四十九章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 推动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
统筹布局中心城区和县域基础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体系,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着力消除“乡村弱”“城镇挤”突出问题。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健全经费投入和人员保障机制,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力争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50%以上。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和特色发展工程,推动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3.5%。完善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融合教育。
第二节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抓住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机遇,推进高等教育内涵提质发展,积极争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5%。加强“双一流”建设,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优化高校学科结构,提升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水平。加快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打造一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优化高校布局,推动本科院校省辖市全覆盖,力争创办1所高水平大学。提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积极争取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推进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交叉培养,强化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建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机制,推动黄河流域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豫办学、合作设立研究院(所),建设一批高水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第三节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行动计划、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和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和特色教材开发,争取新增若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分、学籍双向互认,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模,探索职教bet36体育备用、长学制培养等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开展“学历+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打通学历、技能、就业通道。
第四节 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教师梯队发展机制,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加强师范院校建设,深入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培育一批重点师范教育基地。支持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急需紧缺教师“多点施教”,持续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和住房建设。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适当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
第五节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着力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调整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选优配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支持重点高校面向全球遴选校长、院长。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完善初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机制。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教育,深化体教融合,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第六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
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全民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衔接融通和成果认定转换,满足全民人生各阶段的个性化学习与多途径成才需要。健全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各类学习型组织。提升发展“互联网+教育”,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共享开放的优质网络课程。推进全民阅读,支持实体书店发展,试点推广城市书屋、文化驿站等项目,加快建设书香中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