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贵州理工学院:科技赋能能源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贵州能源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4-11-27 09:36:00
贵州理工学院
  2024年11月24日,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贵州理工学院主办的以“科技赋能能源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贵州能源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在东盟周永久会址举行。贵州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安守海,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泳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福中,贵州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韩朱旸等省内外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由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少波主持。
  “贵州理工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新时代红色工程师的培养,致力于走‘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致力于服务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向东在欢迎辞中对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省各有关厅局、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发展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期待通过本次大会,能够凝聚发展共识,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以能源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杨泳滨在致辞中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贵州省能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贵州省科协充分发挥跨界融合的组织优势、人才聚集的资源优势、合作交流的开放优势,积极搭建更多技术创新交流平台,引导科创项目、龙头企业和优质资源向能源科技创新集聚,以创新服务为贵州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安守海在致辞中指出,贵州能源产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积极推动科技入黔,汇聚科技资源,筑牢创新根基。聚焦贵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需求牵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系统思维,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和各类科创企业深化务实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动科技创新,为贵州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上,贵州理工学院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毕节高新区管委会、贵州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贵州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共同举行了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涉及煤矿开采和瓦斯治理、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铝土矿绿色利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资源勘探等多个领域,标志着贵州理工学院与贵州能源产业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签约结束后,李少波介绍了由贵州理工学院发起、携手20家单位成立了“3+N”技术创新联合体并发布《雅河宣言》,永久秘书处设在贵州理工学院。“3”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型机构等3类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机构,“N”是指多个行业协会和学会、行业领军企业或商会等。“3+N”技术创新联合体坚持扎根贵州、服务贵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工程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创新为目标,走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之路,欢迎有志于兴黔富民、实干兴邦的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加入“3+N”技术创新联合体,为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主旨报告环节,新加坡工程院院士Tony Q.S.Quek,国家级人才、北京化工大学徐斌教授,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江涛研究员,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刘建中研究员分别围绕《A Pathway towards Future Network Intelligence: RAN Intelligent Controller meets Digital Twin Networks》《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面向低空经济的超高能量密度电池研制与挑战》《创新思维与科技助推贵州“富矿精开”》进行了深入阐述。
  主旨报告结束后,“贵州能源产业技术发展”和“新质黔沿 四城联动 低空经济产业经济发展” 两个分论坛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的创新应用、矿山智能化开采与高端装备技术革新以及“新质黔沿”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研讨和交流。
  本次大会的召开,不仅为政产学研各界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贯彻落实近期贵州省科技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必将为贵州省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注入强大的科技动能。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能源局等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60余家企业参加大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454149988 2024-11-15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