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王越院士受聘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工程系首席科学家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作者:  2020-07-29  字体:  

    中国教育在线讯 7月27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王越教授受聘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工程系首席科学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为王越院士颁发聘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右)为王越院士(左)颁发聘书。

  王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曾领导我国军用信息技术从白手起家到蓬勃发展,研制“中国第一台火控雷达301系统”等多项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科技殊荣。1993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拉开大幕,在炮瞄雷达研究所担任所长的王越院士受命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以家国情怀、科学使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国防科技事业领军人才。

  聘任仪式后,王越院士与李和章校长进行了交流。王越院士表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承载着中俄两国领导人的殷切期望,是基于两国文化、地理环境、国际地位等方面综合考虑孵化的重要合作项目。王越院士寄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立足中华,面向世界,培养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杰出贡献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随后的交流中,王越院士与李和章校长还就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担当、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概念与发展前景、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重要性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谈责任担当

  结合两校优势 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

  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王越院士在谈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任时反复强调,高等院校应该以立德树人,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杰出贡献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因此,深北莫的诞生背景决定了学校应当立足国家层面,努力为国家战略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在交流中,王越院士对莫斯科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表示肯定。他认为,莫斯科大学的基础学科是非常有优势的,特别是在数学专业方面,莫斯科大学将数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典范。王越院士希望深北莫能够结合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资源,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谈专业建设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应建立综合、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是强大的,但不是万能的,计算机发展终究不能脱离人类的主导。”王越院士认为,“计算机是一个“器”,一个工具,是没有生命、没有认知能力的,是人类赋予了计算机强大的能力。”王越院士指出:大学在设立计算机相关学科专业时应该牢牢抓住计算机的原则性概念,辩证地去看待人类与计算机的关系。

  王越院士认为,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下一步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但不能马虎地将计算机等同于智能。他以人类头脑能实现“顿悟”这一客观事实但迄今无人能解释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来举例说明:人类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赋予计算机复杂的编程、强大的储存能力和超速计算能力,从而使之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在深北莫的学科建设上,王越院士认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全面的,需要遵从人理、事理、物理、生理四个维度的自然发展规律;需要建立起结合数学、物理、历史、哲学等基础学科的综合性的、全面的培养模式。

  谈学科规划

  着力打造基础学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

  长期工作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一线的王越院士特别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在基础科学的投入是密切相关的,一所高水平大学必须着力打造基础学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方能培养出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王越院士以美国常春藤大学排名前列的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指出:一所大学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可以决定这所学校尖端科技人才的产出结果。王越院士说,普林斯顿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的基础学科教学,对高中毕业生的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的入学考核尤为严格。据公开资料显示,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68位诺贝尔奖获得主、15位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14位世界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得主。

  在王越院士看来,将论文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比单纯追求论文的发表数量更重要,因为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将科学研究发挥到最大作用,从而推进社会发展,造福人类。因此,如何打造扎实的基础科学教学模式,培养兼具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的人才是每一所高等院校所需要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命题。

  王越院士简历

  王越,男,生于1932年4月。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工程系,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兵器工业第206所所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雷达与通迅系统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电子学与通信领域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信息系统理论。提出并建立了我国电子工程对抗系统的理论体系,主持研制出多部高性能的火控雷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总装预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1项,2001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出版专著4部。

  所讲授的课程《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导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出版的教材《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被评为国防特色优秀教材,带领的教学团队2008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教学成果《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获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开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获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获2009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863计划”国家安全领域专家组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信息类研究生教育委员会主任等社会兼职,现兼任国防科工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1992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获得兵器工业勋章奖、光华基金一等奖,1995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6年获得“全国兵器工业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得“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张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