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论“在家上学”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都市快报 徐迅雷  2011-09-05  字体:  

  逃离“批量生产”,选择“在家上学”,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对中小学教育越来越不满,选择了让孩子“在家上学”。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个案,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至高中。

  童话大王郑渊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让儿子郑亚旗“在家上学”了。生于1983年的郑亚旗,正统小学毕业后,郑渊洁厌恶了学校的教育方式,决定自己教育儿子,他给孩子自编教材,比如他把中国的《刑法》的419项罪名编成了419个童话故事……郑亚旗3年就学完了中学六年的课程,从这所特殊的“学校”毕业。如今郑亚旗也是成功人士,开书店,办杂志,设讲堂,创立摄影工作室,做了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郑亚旗被北京史家小学聘为全校学生的“成长导师”,该校9月1日开学时倒是请了老爸郑渊洁去演讲,郑渊 洁讲的是“送给学生5条命”,其蓝本就是他当年给儿子编写的童话教材——关于安全自救的《再送你100条命》。

  我早就对郑渊洁让儿子“在家上学”表示了由衷的敬佩,自己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若将“在家上学”广义理解,把就读“现代私塾”甚至“在家自学”的也算进去,那么,这样的学子还真是不少的。比如从高中休学后的韩寒就算其中之一。正是脱离了那固有古旧的轨道,才有今天的杰出的韩寒。

  现在我们的教育,不仅把人培养成一个模子里的“同类项”,而且严重扼杀人的个性,剥夺孩子的快乐。你看看初高中学生,尤其是升学前一年,原本活泼泼的孩子,几乎个个都变成了苦不堪言的“苦瓜脸”,不患抑郁症、没有自杀都算是幸运的人了。疯狂的各种作业,是折磨学生的第一手段,是教师偷懒的最佳方法;疯狂的各种考试,是折磨学生的终极手段,是学校追求升学率的唯一路径。一个个有灵性的人,最后被培养成了“只能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小小年纪,该玩的时候,被催逼着苦学,到了大学里,长大为青年了,该学习之时,却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悄悄中自我放弃了,成了“催眠的一代”……爱因斯坦早年曾对儿子说:“更需要重视的是教育方法,而不是课程内容本身。”我们现在是完全倒过来的。

  残酷而无能的教育,倒是擅长于各种昂贵的收费:京城“小升初”的择校费,每个孩子的家长平均得准备8.7万元;武汉一所全寄宿幼儿园——还仅仅是幼儿园哦,一年收费12万元!根据“达芬奇家具定律”,越贵越是有人喜欢,如果弄到120万一年,估计更受富豪们欢迎,可是,有多少普通百姓消受得起?然而,比高收费更可怖的是,学校成了一些孩子的“夺命场所”:在贵阳十九中,14岁男孩小峰在开学返校当天,纵身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疑因暑假作业未完成,因为不完成暑假作业老师不发新教材……

  基础教育本来是作为公共品由政府公平地供给受教育者的,好的教育能够提升国民的幸福感,但差的教育——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平添了学生的苦痛。

  大学要去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还真不一定非得去那学校“集中营”。

  “在家上学”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不是新鲜事儿。有报道说,欧美“在家上学”儿童已超过200万,美国有一百多万,英国4岁至16岁儿童“在家上学”约有2.1万。但人家的原因与我们不同,自身残疾、宗教信仰、校园安危等等,比较复杂。我们却是被应试教育给害的。两类不同的“在家上学”几乎不可比。人是多元的,所以,对于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不必轻易反对与阻止;真正改革一元化的应试教育,乃是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