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本站专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全面筹建中,超高薪资吸引特殊人才加盟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16-01-05  字体: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助理 孙春柳老师

  TBSI来自多方共建,正在筹建、招聘时期

  主持人: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本情况。

  孙老师: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是2014年由清华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还有深圳市政府三方签署协议,共同建立的,着眼于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也是清华大学国际教育合作的一个重中之重,所以无论是哪方面来讲,我们都特别重视这所学院的建立,我们也希望通过它,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做出我们的贡献。

  主持人:相当有代表性的一个学院。

  孙老师:对,我想中国的发展,还有高等教育走到这个阶段,我们的出现是适应了这个客观需求的。

  主持人:2014年才成立,那目前教师的配备还没完整是吗?

  孙老师:我们在2014年9月签署了一个协议,而整个2015年都是筹建的阶段,因为清华-伯克利是多方合作的学院,所以会包括双聘的老师,目前这些双聘老师已经全部到位了。但是TBSI(学院简称)的fulltime faculty(全职教师)应该说现在招聘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教师结构,5年计划大概拥有100位教师,其中各有30位来自清华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

  主持人:那就是说我们还要招40人?

  孙老师:对,就是在近期。

  研究强调学科交叉,人才并非只招海归

  主持人:如果在教师团队、科研力量上要真正成型,按照学院目前的情况,我们吸收的人才是对现有学科的一个补充呢,还是集中全力去建立一个新团队?

  孙老师:这个是有规划的,比如说我们整个学院现在有3个研究中心,我们更强调学科的交叉,一个叫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一个叫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还有一个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3个中心下面有16个实验室,而且每个实验室也还要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

  主持人:所以我们招的人,必须跨学科能力强?

  孙老师:这是肯定的,起码要符合我们大的发展方向。现在既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倒不一定是这么做,但我们要求我们的老师起码有这个意愿去做交叉学科。

  主持人:那看起来对人才的要求是很高的。在面试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人才哪些素质?

  孙老师:科研成果,学术经历,然后包括潜力,等等这些方面。英雄不问出处,我们也不是一定非招海归不可,例如现在国内PHD毕业的人才,也有国际交流的机会,也具备国际视野,就像将来我们伯克利毕业的学生也会就业,所以并不是一定非海归不可,但是无论如何,你得符合学校发展的这种要求。

  既有准聘也有长聘,教学科研合理分担

  主持人: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各个层次的,我们都招?

  孙老师:是的,学术梯队,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跟国内的大学可能稍微有点不同的是我们要实行“准聘”和“长聘”制,教授是长聘的,但是副教授就也有准聘也有长聘。所谓长聘,另一个称法是“终身教授”,也就是说达到一定级别,在这里一直工作到退休都没有问题,准聘则有年限的限制。

  主持人:长聘的比例是不是不高?

  孙老师:这不是比例的问题,而要按水平来定,我们的老师当中,助理教授一开始属于准聘制,但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就可以得到长聘的申请机会。

  主持人:老师进来之后,他们教学和科研的比例是怎样的?因为清华-伯克利只进行研究生以上的教学,是不是教学任务就更轻一点,科研时间分配得更多?

  孙老师:不,我想,一流大学,教学和科研是并重的,面对研究生有一些教学的要求,我们有硕士生也有博士生,你进来学校,首先要承担一定的课时,才能进教学科研系列,所以我个人会觉得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一个人只做教学或科研,然后就达到一流。

  主持人:但是从科研人员的角度看,他们可能担心太多的上课任务,还有行政类的等等杂务,会侵占他们自己做研究的精力。

  孙老师:清华大学现在逐渐在改变,国外的一流高校像伯克利,它们的这个比例是差不多的,大概4:4:2,教学、科研、公共服务,全都在你这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