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大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欧阳谦寄语学子:于湾区热土治学 ,以创新实践报国
2025-09-10 14:09:00
中国教育在线
  青春正朝阳,广州大学迎来又一批研途新人。9月9日,广州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名师第一课”在大学城校区举行。2025级350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自四方而来,汇聚于此,共同踏上在广大的璀璨研途。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党委副书记王国栋,副校长孙延明、张其学、何晓晴、李进,纪委书记陈晓晖,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叶思宇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级教学名师、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张新长教授,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黎家教授,国家级人才项目、广东省级人才项目青年学者、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赵志甲教授等一批在学术科技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代表,以及学校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各学院负责人、辅导员等参加典礼。研究生开学典礼由副校长吴开俊主持。
  书记寄语:于湾区热土治学  以创新实践报国
  “你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怀揣着学术探索的梦想与未来发展的期待,承载着家人的期待与个人的坚持。这是一场为热爱奔赴、为奋斗相聚的青春之约。”校党委书记欧阳谦代表学校,热烈欢迎研究生新生在广州大学开启新的学习生涯。
  欧阳谦指出,广州大学作为一所年轻奋进的大学,凭借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和发展动能,在多项国内外权威排名中表现卓越;学校汇聚了3个由院士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及一批在关键领域担当重任的杰出导师团队,为新生们未来的学术探索与个人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学校已形成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如何让这段宝贵的科研岁月真正淬炼成支撑你们未来长远发展的坚实根基?”结合广大“方滨兴院士班”育人模式改革创新、清华学子庞众望志存高远不懈攀登等实例,欧阳谦鼓励同学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勇攀科研高峰,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开拓新知、探索未知,勇闯科研“无人区”;要恪守学术初心,厚植学术根基,追寻真学问真谛,以“十年磨一剑”的静气,在破解关键科学难题、服务国家需求的实践中,诠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作出经得起检验的扎实贡献;要勇担时代使命,书写时代篇章,贡献发展力量,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以“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精神践行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师生代表:言传身教,尽显师者仁心  继往开来,勇担历史使命
  教师代表、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叶思宇教授结合自己早年在厦门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时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培养“坐冷板凳”的定力、建立跨学科的思维视野、将个人需求融入国家发展,并加强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张顺朝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分享了他从科研探索到创业实践的成长路。硕士初期,他与队友在导师指导下攻关“去中心化域间路由安全”难题,申请4 项发明专利、参与开源社区建设;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他接连斩获省金奖、国赛铜奖,今年更是再度进入国赛冲击更高荣誉。展望博士阶段,张顺朝表示将继续聚焦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开展研究。
  新“广大人”:研学未来,从这里开始
  开学典礼上,领导和专家为研究生新生代表佩戴校徽。胸前的校徽承载着“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精神,激励着新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以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名师第一课”:教育  我们一起看广大看广州看中国
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广州大学)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屈哨兵以《教育——我们一起看广大,看广州,看中国》为题,为2025级研究生开讲“名师第一课”。“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城市为大学提供成长土壤,大学则要为城市发展赋能。”屈哨兵教授从不同时期写就的《广州大学赋》《广州教育赋》《中国教育赋》切入,细数广州大学发展历程与荣光时刻,解读城市与教育共生共荣的深厚联结,对学校、城市、国家在不同层次上践行教育使命、推动学子成长与国家民族进步进行了深入阐释,勉励同学们以克难求进的闯劲与韧劲,在服务学校发展、助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助力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广大宣 
实习编辑:梁敏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4-15 09:39
WechatIMG203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