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广州大学、清远市教育局主办,英德市教育局承办的广东省体育浸润行动计划之英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列活动在英德市第三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省教育厅“体育浸润行动计划”和“双百行动”工作部署,搭建广州与英德两地体育教育经验交流的桥梁,通过教学研讨、科研赋能等方式,提升英德市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推动当地学校体育工作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开幕式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何蕴华,清远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伏开放,清远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许嘉仪,英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振列,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祝振军、李卫东、冯云辉等11名教授党员,以及来自英德市各中小学的体育骨干教师约130人参加活动。
活动开幕式上,英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振列同志与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何蕴华同志分别致辞,强调了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校地协同推进体育浸润计划的深远意义。
结对交流
活动期间,领导及专家团队观摩了英德市第三小学独具特色的“风采童年”魅力大课间,对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生参与度及活动效果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就如何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丰富体育活动内涵、落实每天综合运动两小时等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周艳老师讲座
活动当天,两场赋能讲座干货满满。广州市海珠区体育教研员周艳作题为《“双新”驱动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成效与案例展示》的讲座,结合实例剖析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创新路径。广州大学体育学院丛密林教授聚焦《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若干关键问题》,围绕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选题、文献检索筛选及科研论文撰写等要点展开,助力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升科研能力。
结对交流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精彩纷呈。英德市第一小学张伟锋老师与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教师肖乐彬老师围绕五年级《足球——传接球射门组合》课程展开教学展示。两位教师基于同一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分层递进训练”与“情境化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呈现了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堂。张伟锋老师以运球慢跑热身激活状态,通过示范讲解传接球动作要点,组织分组练习强化配合,结合障碍射门、分组对抗游戏巩固技术,强调动作规范与团队协作。肖乐彬老师通过创设“校园足球联赛筹备”情境,将学习、练习、比赛和评价四个环节紧密融合,以情境驱动、分层进阶,提升学生足球运动能力与体育核心素养。
肖乐彬老师公开课
张伟锋老师公开课
在专家点评环节,与会专家从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度、运动负荷设计等维度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剖析,既肯定了教学亮点,也提出了改进建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和积极探讨的意识,通过对比,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随后,结对子导师与学员围绕主题讲座、“同课异构”公开课、日常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教研与科研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学员们普遍认为这种“理论+实践+研讨”的活动形式非常好,特别是广州专家带来的前沿教学理念,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丛密林教授讲座
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大学从2021年开始承担体育浸润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对口帮扶汕头市,2024年开始对口帮扶清远市,构建了“党建+教育帮扶”机制,开展了10名教授党员与27名清远市英德市中小学教师结对帮扶,课例教学、集体教研和个别辅导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动标志着广州大学与英德市中小学体育协同发展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双方将继续以体育浸润行动计划为纽带,深入开展教研结对、课程共建等活动,持续赋能英德市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提升,助力区域体育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广大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