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花脸谱投壶乐!广外南国商学院文化课堂点燃“最炫中国风”
听“小老师”介绍非遗岭南压花技艺,通过色彩认识京剧脸谱艺术,在投壶踢毽中学习历史典故……近日,广外南国商学院国际学院以“非遗传承·文化互鉴”为主题,通过非遗手作、戏曲艺术、传统游戏等多元形式,为在校留学生开设了5节不同主题的中华文化体验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10名留学生于指尖技艺与传统游戏中点燃“最炫中国风”。
不同于以往的教师授课模式,该系列文化课堂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化身“文化讲师”,以中英文双语教学为桥梁,带领留学生体验扎染、压花、京剧脸谱绘制等非遗项目。


留学生体验传统中华文化项目
“岭南压花是植物标本技艺与贴画装饰艺术的完美融合,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主讲人黄振泫以中英双语向留学生讲解着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在实操环节,韩国留学生李熹受用粉色花瓣点缀出精灵裙摆,绿叶勾勒出自然线条,他兴奋地分享创作灵感:“这件作品让我想起首尔樱花季的童话氛围,小精灵手中的木杖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的联结。”
京剧脸谱体验课上,“小老师”李明珠通过中英文对照讲解脸谱色彩密码:“红色象征忠义,像关公;白色代表奸诈,如曹操。”留学生们在绘制环节积极互动。来自韩国的参与者表示:“通过亲手绘制,真正理解了脸谱颜色的文化含义。”活动现场最终诞生20余件融合多元审美的手工脸谱。
传统游戏体验课中,印尼学生哈迪成功抖动空竹后惊叹:“这个响声太神奇了!”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林文婷、廖正凯设计的投壶游戏让留学生们在实操中掌握了“命中”“喝彩”等中文词汇,越南学生阮氏芳在踢毽子环节笑称:“原来‘踢’和‘打’的动作区别这么大!”
该校国际学院综合事务部主任尹向红表示,本次活动通过青年学子互教互学的形式,既为留学生搭建了感知中华文化的窗口,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跨文化实践平台。国际学院将持续开发“非遗技艺+语言教学”的特色课程体系,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国际传播。多位参与者反馈称,这种寓教于乐的文化课堂,让他们在互动中读懂了中国智慧,增进了文明互鉴的理解维度。(通讯员 谢秋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