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深圳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战略研究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
2024-04-30 10:05:00
中国教育在线
  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4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人才发展学术会议在深圳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十多位专家齐聚鹏城,共话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引才用才途径,活动由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主持。
(大会合影)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是教育部科技委于2023年7月批准在深圳大学设立的战略研究基地。基地以服务人才强国、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为出发点,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战略主题,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人才发展战略需求及结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及支撑条件、人才发展制度体系构建等方向开展研究,未来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高端智库。
  深圳大学建校40余年来,累计培养了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汇聚近1700名国家省市高端人才,此次获批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是学校在部级人才战略研究智库建设上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深大在响应国家战略,深化人才发展改革创新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应时代之需 育湾区人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报水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主动担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责任。当前正逢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大理应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大湾区高水平人才建设等方面有更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战略主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未来,研究院将继续秉承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和宗旨,聚各方智慧,发挥跨学科、跨地域优势,聚焦人才成长规律、政策创新、区域联动和环境优化等方面,释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的无限活力。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  吴报水)
  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局长罗冰表示,深圳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需要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撑。希望深圳大学进一步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培养引进能力,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希望基地围绕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战略主题,聚焦人才高质量发展具体问题,立足深圳、着眼湾区、放眼世界,扎实开展系列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会全力支持基地发展和壮大。
(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委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局长 罗冰)
  随后, 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社科院、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教育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深圳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揭牌。
(基地揭牌仪式)
(深圳大学副校长 张晓红)
  话人才建设 塑发展通道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制度变革的推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成立仪式后还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人才发展学术会议。该会议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深圳大学教育学部联合主办,分为主旨报告和圆桌会议两部分。
  主旨报告环节由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执行主任李均主持。在此环节中,与会嘉宾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锐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的人才工作战略”为主题,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讲座教授侯杰泰以“数据驱动的教育:PISA对学校教育的启示”为主题,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以“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深圳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李树英以“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深圳模式研究”为主题,分别作主旨报告。
  孙锐认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离不开三大要素,培养和集聚一大批能够领导世界潮流的大家大师;具有世界能级的人才大平台、大场景和大舞台;具有改变人类命运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伟大发现、原创技术、发明创造和颠覆性产品。结合了深圳具体特点,孙锐给出了建议:要以人才引领支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产出原始性发现、颠覆性创新、“0-1”技术突破,培养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孙锐教授主旨报告)
  侯杰泰基分析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PISA)中各经济体测评与学生的职业取向,结果表明一个经济体学生的科学成绩很高,不表示该经济体有更多学生希望从事科技类工作,我们传统推动学生参与科技工作的策略,可能并不有效。此外一些PISA的研究也显示,从参测地区学生10余年来的PISA成绩看,整体上使用信息科技工具较多地区的学生成绩不升反降,这可能是我们用信息科技教学的方法存在很多缺点,并不是最有效方法,而且可能令学生浪费很多时间在电玩上,因此,利用科技赋能教学需要不断探究和改善。学生课程也必须不断更新,“学生明天需要用什么能力,今天就要教他什么能力。”侯杰泰说。
(侯杰泰教授主旨报告)
  姚凯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人才高地,必须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作为重要动力。报告中,他从人才政策、平台和通道等方面分享了上海人才发展的经验,并提出几大建议: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多链融合的人才发展体系,二是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共享平台体系,三是协同共筑适应新质生产力人才发展的优质生态,四是探索构建统一人才大市场。
(姚凯教授在线主旨报告)
  李树英从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选拔方式、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向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创新能力、评估指标、创新思维、创新潜力、创新领导力、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等都是衡量拔尖人才因素。”李树英说。深圳应为国家乃至世界提供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和自主培养的深圳模式。
(李树英教授主旨报告)
  跨区域发展 聚人才势能
  圆桌会议环节由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主任赵明仁主持,数位专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意义、任务、内涵、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中华教育学会会长、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前会长李军表示,人才的概念不限于“科技人才”,应体现在各行各业。人才不仅需要培养,还要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人才需要在社会支撑性氛围下的自然养成。
  华大集团华大教育中心副院长杨东声以十几年的从业经验,生动地揭示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她表示,在真实科研项目中,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从基础科研到市场推广,再到应用研发,继而回归基础科研,在循环中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支持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是对高等教育的补充,也是给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希望能有更多政策上的保障,加强科教融合、校企合作。”
  深大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蒋建武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人才工作是系统化和生态化的工作体系,需要政、产、学、研共同推动;培养人才不能脱离产业,要结合深圳优势产业培养人才,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综合素质+自我主动性+团队协作精神+数字化素养是人才创造价值的重要能力;人才管理者要“胸有猛虎,心有蔷薇”,管理者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制度,还要在具体工作中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
  粤港澳大湾区有其特殊性,即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段从宇认为,在大力培养湾区人才的同时,更要用好人才,要尽展其才。除了培养区域内的人才,粤港澳大湾区要更多吸引和集聚区域外的人才。针对缓解区域内人才竞争压力,段从宇表示,可以通过人才协作,提高政策取向一致性来实现人才效用最大化。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执行主任  李均)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执行主任李均对上午的学术研讨环节进行了总结。他说,专家的意见聚焦于几点: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粤港澳大湾区有独特的人才优势,未来要为人才高地建设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人才工作的基础是教育,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才强国建设。他代表大会感谢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建设和人才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当天下午,深圳大学副校长、基地主任张晓红主持了基地工作会议,深圳大学社科部主任曾宪聚及深圳大学各单位的研究员出席。张晓红首先为基地研究员颁发了聘书,随后,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了基地管理办法、五年建设规划和2024重点工作计划。最后,基地主任张晓红副校长总结认为,要强化统筹抓落实、坚持目标导向,细化分解任务,注重成果激励,协调推进有组织研究工作。基地定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群策群力,为基地蓬勃发展,实现预期目标而团结努力。
(基地工作会议)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王若琳
   实习编辑:司徒雅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