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3年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在广州顺利召开
2023-12-14 21:12:00
华南理工大学
 2023年12月8-9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3年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顺利召开。会议以“国土空间高质量规划与治理”为主题,来自国内123所高校、科研院所、规划咨询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共300余人线下参与会议,线上参加3.1万人次。本次年会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协办。
  本次为期两天的会议由开幕式、特邀报告、分论坛专题报告及研究生论坛报告和闭幕式四项主要环节组成。会后,各参会代表自主进行学术调研考察。
   开幕式
  12月9日上午,会议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世福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幕。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3年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顺利开幕)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3年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开幕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及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吴志强教授首先致辞。吴志强院士以城乡规划学科当今面临的四个挑战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规划师职业的职能转变、规划对象的空间转变、城市巨变伴随人口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气候变化的宏观背景转变对学科未来发展的影响。一是,规划师职业受到来自时代发展任务变化和智能技术进步的挑战;二是,规划对象由城乡二元转变为更广域的自然国土空间;三是,中国城市人口结构伴随城镇化发生巨变,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四是,气候变化引发了全球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的更多思考。最后,吴志强院士强调规划学科在面对诸多挑战时需要主动转型,向自然致敬和学习,在尝试和探索中不断找回学科信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致辞)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波教授致辞。吴波副校长首先简要介绍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及概况,并通过回顾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成就,表达出对学校、学院、学科未来发展的蓬勃信心。吴波副校长提到华南理工大学作为首次提出“创新、创造、创业”三创人才培养理念的高校,在全国高校多项排名中名列前茅,逐渐把传统工科见长的优势拓展到多学科的交叉发展中。城乡规划作为华工各学科中历史悠久的学科之一,在学科评估、双创竞赛、学术专利等领域积累众多荣誉,取得长足进步。吴波副校长勉励各位学者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并对城乡规划学科提出指导性工作建议。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波教授致辞)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朱江先生致辞。朱江总规划师提到广东省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并取得一系列成效,其中包括规划体系构建、省市县多级规划覆盖、重大战略项目落地等,为新时代国土空间体系建设提供广东方案,贡献广东智慧,在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三方面为全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探索贡献若干经验。朱江总规划师希望以此次会议为交流平台,全国各地的国土空间规划学者和从业者系统总结分享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互相启迪砥砺,进一步促进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深化及实践创新,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朱江先生致辞)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致辞。成升魁理事长简要介绍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成立初心和发展历程,提到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作为学会中重要的分支机构之一,自组建以来,在学术交流和业务实践等方面做出大量工作,并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示范发展专项。接着,成升魁理事长聚焦此次年会的会议主题,通过解读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对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新要求,要求与会学者和研究者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解读和深入思考,将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与中国特色时代背景从多维度进行更充分的衔接,并表达出对此次会议促进学术交流和学者进步的殷切期待。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致辞)
  随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捷老师主持中国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的颁奖典礼。王捷主任简要介绍了中国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原因、评选标准及过程。据悉,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在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的指导下,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设立,设立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和自然资源青年科技奖,每年评审一次,旨在奖励在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自2022年11月18日正式启动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奖流程,各学会分别成立评审组共同推进奖项审评工作。其中,36项申报项目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评审组进行评审,并最终诞生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青年奖3项(公示期间1项获得二等奖项目申请放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捷老师主持颁奖)
  南京大学甄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城市“智慧”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获2022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完成单位包括南京大学、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大智慧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王少剑老师团队研究成果《国土空间减排增汇机制与碳中和路径》获2022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完成单位包括中山大学、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地时空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甄峰教授团队荣获2022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山大学王少剑教授团队荣获2022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老师和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捷老师分别为自然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代表颁奖,并表达对获奖单位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甄峰教授代表专业委员会向参会嘉宾及代表致谢,并进行开幕式总结发言。甄峰教授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承担着国土空间保护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使命,对本次年会的几大重要议题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双碳和智慧化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从都市圈到乡村等各尺度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提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甄峰教授致辞)
   特邀报告
  大会特邀报告分为上下两节,上节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敏老师主持。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敏主持特邀报告)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林坚以“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思考”为题做特邀报告。林坚教授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的高质量发展进行解读,认为需要通过高标准保护、高效能开发、高韧性支撑与高水平治理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的高质量发展。其次,对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新书《新时代“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探索》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理论与实践》进行介绍。最后,林坚教授对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提出了四点展望,包括以上位综合性法律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等方面的法律规则,明晰各级政府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角色分工,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和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推进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础上的简政联审。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林坚报告)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林坚报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段学军研究员以“长江岸线保护修复的重点与建议”为题做特邀报告。段学军研究员通过对岸线的简要介绍和政策梳理总结了岸线对于自然界的重要生态功能,并强调出岸线资源保护和整治修复在国土空间治理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岸线为例,段学军研究员分享了他其所在研究团队对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长期的跟踪调查和治理成果,同时总结提出长江经济带岸线现有生态保育力度依旧不够、水环境改善缓慢、缺乏整体生态功能考虑等主要问题。他认为,未来的岸线保护修复应考虑建立岸线保护修复考核机制并纳入关键考核指标、加强岸线管控和自然岸线保护、开展污染源排查和精准治理、加强整体规划设计等措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段学军研究员报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德教授以“时空行为规划:框架与案例”为题做特邀报告。王德教授梳理了时空行为规划出现的背景及国外相关领域的探索,并对时空行为规划的内涵、对象、方法、应用场景等进行综合且全面的详细综述。不同于传统规划,时空行为规划是从空间、时间和个体行为三个维度统筹安排城市动态空间配置的一种方法,旨在以时间、空间、行为的联动优化解决城市空间的疑难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的空间利用。紧接着,王德教授通过翔殷路隧道使用者的合理性与通行行为优化研究和上海市地铁网络拥挤的时空行为规划研究两个案例,分享时空行为规划领域的研究重点,为参会代表进一步了解时空行为规划提供了翔实的理论梳理和生动的案例分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德报告)
  下节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委员、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刘玉亭教授主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刘玉亭教授主持特邀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世福教授以“空间治理与学科转型发展”为题做特邀报告,重点从空间治理和学科思考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对空间治理的再认识,王世福教授通过对空间治理目标和内涵的详细阐述,解释了国土空间规划转向下空间治理在学术研究中受到颇多关注的原因。二是,对规划学科的再认识。王教授总结出以规划设计为主的空间能力和以城市研究为主的理论体系是学科建设的两大主要内容,以及由空间品质属性、公共政策属性和社会实践属性共同构成的学科属性核心内涵。最后,王教授提出当前城乡规划学科需不断加强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的“内优”,不断推进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外融”,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对学科的新要求。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世福教授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世福教授报告)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所长朱江教授级高工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为题做特邀报告。朱江所长对当前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工作重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泉州盘活低效用地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具体包括: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健全资源管理系统等方式摸清家底,资源统筹;通过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低效用地盘活策略体系、制定针对性项目实施模式实现规划引领,整体提质;通过转变运营观念与思维、单元详细规划统筹片区综合开发、探索利益共享模式实现片区统筹,系统运营;通过制定政策工具包、探索刚弹结合的详细规划管控体系、探索土地收储与置换路径、建立低效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机制、探索合作协商的空间治理等方式实现政策创新,共同缔造。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所长朱江教授级高工报告)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张鸿辉正高级工程师以“从静态蓝图到动态治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思与行”为题做特邀报告。张鸿辉总裁结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由静态蓝图向动态治理转变的行业需求与新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索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内涵、发展目标以及“编审施督”各环节具体实现技术路径,并结合项目实践案例分享了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底座构建、规划智慧编制、规划智能审查、规划精准实施和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的思路与方法,最后对国土空间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建设模式从粗放继承到精细耦合、交互方式从静态感知到动态认知、架构方式从叙事异步到孪生同频、决策方式从经验决策到智慧决策等畅想。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张鸿辉正高级工程师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玲依次对特邀报告进行点评,并围绕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学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沈迟副主任围绕城乡规划发展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要点以及规划学科的人才培养三方面展开点评。沈迟副主任提出,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的重要性排序是规划领域面对的重要问题,解答这一问题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开发能力。另外,城乡规划因发展阶段的差异呈现出不同工作特点,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回应当前发展阶段的迫切问题,有效解决发展的痛点。最后,当前规划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内容相对单一和模式化,需要推动人才培育向着多样化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老师特邀点评)
  张晓玲副主任认为,解答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实施过程中与其他业务体系如何衔接是一个重要问题;区域统筹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视角,应该贯彻应用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各个对象中;时空行为规划则基于时间管理视角为城市空间矛盾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在规划体系改革和学科变革背景下,对学科内涵和人才培养进行及时反思与纠偏很有必要。张晓玲副主任提出低效用地再开发作为城市土地政策的重要一环,未来应以国土空间一体化的视角打破城乡界限,需要考虑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互协调,并期待泉州经验能够为以空间格局破碎为特征的东南丘陵地区的土地资源整理提供思路。最后,张晓玲副主任提到数字化手段进行规划实施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鲜明特色,也是未来规划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技能。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玲老师特邀点评)
  3分论坛专题报告及研究生论坛报告
  12月9日下午,大会设置八个平行分会场,合计86场学术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村庄规划与乡村空间治理”、“都市圈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与治理”、“大数据与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双碳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理念与路径转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与低效用地再开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理论、方法与技术”、“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等八个分会场研究专题展开研讨。
  (分论坛一: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分论坛二:村庄规划与乡村空间治理)
  (分论坛三:都市圈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与治理)
  (分论坛四:大数据与智慧国土空间规划)
  (分论坛五:双碳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理念与路径转型)
  (分论坛六: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与低效用地再开发)
  (分论坛七: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理论、方法与技术)
  (分论坛八: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
  在各分会场主持人与评议人的组织下,来自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高校及单位的与会代表分享汇报各自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各分会场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郁,引起参会嘉宾强烈共鸣。
  为促进青年国土空间规划学子的学术交流,大会在12月8日下午设置以“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大数据赋能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与治理”为题的四个研究生分论坛,共计36场汇报。以高校研究生为主的与会代表通过研究生分论坛开展集中交流,从理论思考、实践成果和研究案例等方面做出总结,体现出当代青年国土空间规划学者的科研素养和学术担当。魏开、魏立华、邓昭华、姚圣、贺璟寰等来自建筑学院的老师对研究生同学的汇报成果逐一进行点评,并给出完善和优化建议。
   闭幕式
  当天下午,大会闭幕式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捷老师主持。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捷主持大会闭幕式)
  本次会议共评选出年度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与报告30份,包括优秀论文11份,优秀研究生论文6份,优秀报告8份,优秀研究生报告4份,优秀本科生报告1份。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涂建军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晓峰教授,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叶强教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郝庆教授共同为获奖代表颁奖。
  (颁奖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世福教授进行总结发言。王教授向到场的嘉宾和与会代表致谢,回顾并总结此次会议各项议程的完成情况,并表达出对青年学者展现出较高学术担当的赞赏和期待。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世福进行总结发言)
  随后是承办单位交接仪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魏宗财老师代表本次年会的主要承办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将年会会旗移交给下一届承办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年会承办单位交接仪式)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赵恺老师代表下一届年会的举办方致辞,表达出对明年与众国土空间规划研究者和学者相聚呼和浩特的热烈欢迎和由衷期待。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赵恺老师致辞)
  最后,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敏宣布本次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敏教授宣布会议圆满落幕)
   会议总结
  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承担着国土空间保护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使命。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研究领域每年一度的学术盛宴,自2019年专委会成立,累计举办5次,不断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本次会议紧紧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对国土空间规划前沿方法、技术、管理与政策实践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入的学术探讨和交流,将大力助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理念、范式、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探索。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袁蕾 李音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