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2023-11-06 15:44:0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汇集产教资源,加快产教融合,推动大数据行业创新发展,11月5日,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发起建设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跨区域汇聚政行企校各方资源,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德建,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人才研学中心副主任、产业教育开发部主任汤徽,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副处长郭庆志,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成秀珍,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刘新,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石玉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肖耀南,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院级调研员杨仕清,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季凌斌,上海新朋程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燕群,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鑫,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宋超,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产业学院院长王军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共同体会员单位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大会。大会由宋超主持。

朱德建在致辞中热烈祝贺共同体成立大会的召开,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山东大学作为高等院校共同体发起单位之一,将努力做到重大科技突破,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面向新征程、新使命的过程中,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与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探索“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研发共促、成果共享”的合作新范式。倡议坚持共建共管、共育共促、共享共赢,开发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成果,打造更多大数据行业“走出去”的品牌。

王鑫在致辞中代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共同体成立为契机,继续提升办学能力,实现职普融通的真正破题,服务大数据行业高质量发展,答好教育强国、职教可为的时代问卷。

汤徽在会上致辞时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产业资源,人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华三集团作为共同体发起单位之一,将与各成员单位共同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深化产教融合,拉通成员单位资源,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上下游合作,推动共同体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共同推进国家大数据产业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郭庆志在讲话中指出,山东省正在以数据价值化为主线,深入建设数据“汇、治、用”体系,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推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融合、创新应用是驱动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对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共同体各成员单位充分认识到共同体建设的重大意义,主动性参与,实质性投入,人才资源互通对接、科研创新相互促进、成果转化高效便捷,把共同体打造成大数据行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郝志强在讲话时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对共同体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是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相信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三家单位牵头成立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一定能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示范引领、辐射联动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大会举行了“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与会领导分别为轮值理事长单位、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授牌。

在专家报告环节,大会邀请成秀珍作了《元计算与未来人工智能》的主题报告,刘新民作了《数智创新引领数字化》的报告,石玉峰作题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生产要素变革-从ChatGPT到AIGC》的报告,肖耀南作了《高职大数据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主题报告,杨仕清作了《打造产教科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领域创新团队》的报告,季凌斌作了《借力产教融合,助力区域发展》主题报告,陈燕群作了《有数·用数·信数——数字化进程中治理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