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校园一景
广州新华学院(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2届学士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6500+学子完成毕业礼踏上新征程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中左)、党委书记周云(中右)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2021年2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转设更名为广州新华学院,图为新校名揭牌
6月25日至27日,广州新华学院(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2022届毕业生隆重举行了一场温馨而庄严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本届学位授予仪式为期三天,以院系为单位分为9场,共授予6500余位毕业生学士学位。
为了给因受疫情影响未能到场的毕业生、毕业生家长及在校师生留下身临其境的美好回忆,学校精心安排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图片、视频形式的网络直播,邀请师生、校友、家长及关心新华教育的社会人士一同“云端”相聚,分享学有所成的喜悦,一同见证这场庄严而美好的青春盛典。
据统计,此次活动线上线下观看人数已100W+人次,受到了师生及社会人士广泛的关注。学校的用心之举以及直播的质量效果都获得了热烈的点赞,由此更加激发出了广大毕业生对母校潜心培育、用心呵护的感恩之情。
在疫情防控复杂形势下,学校加大资源投入精心安排的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创新形式,将庄严隆重的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教育用心用情地做到极致,又何尝不是对新华学子的又一场刻骨铭心的爱的传承教育呢?虽然仪式仅持续三天,但对人生的影响却是无限。这就是广州新华学院为“千里之行,始于新华”的莘莘学子所献上的一份无比珍贵而庄重的毕业礼物。
办广东省内更上一层楼、同类院校全国前十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目送着6500余名新华学子跨出校门迈入社会,踏上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的新征程,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视为办学育人初心使命的广州新华学院董事长刘荣海先生欣慰地说,“经过十七年来的潜心育人、办学积淀,广州新华学院已在学生及家长和广大社会人士心中形成了较好的办学口碑和育人品牌。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办省内更上一层楼、同类院校全国前十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这不仅是刘荣海创办广州新华的教育初心,更是广州新华学院未来打造教育品牌的努力方向。
办学十七年来,在广州新华学院任教的中山大学教师团队已将其大学精神、教学理念深深地投射乃至扎根在了新华学子的心中。在新华学子心目中,广州新华传承着原母体学校中山大学的光荣办学传统和大学精神,影响着自己四年的中山大学校训还将影响自己的一生,给自己传授四年知识的教师多数是来自中山大学的老教授及其传帮带的青年骨干教师团队。一脉相承的、原汁原味的中山大学情结和精神激励着自己不断追求卓越。
就如同,源自中山大学的中大新华到广州新华,从当初的创办与中山大学错位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到现如今的全面开花、特色鲜明的“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多科性专业集群,一步步的成长与进步,都有着中山大学的榜样力量在指引着奋斗向前。
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专业集群
广州新华学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四新”建设背景下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通专业集群链、应用型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目前,学校设有23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54个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学术强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的办学理念,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学科专业建设理念,着力培育出了一批特色、重点、一流专业集群。其中,会计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4个专业是同类高校唯一开设专业;会计学、护理学、药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行政管理等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入选广东省级特色专业;护理学、行政管理等2个专业入选省级重点专业;电子商务、法学、护理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入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培育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广州新华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合作模式,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持高质量的本科教学,着力建构师生“学术共同体”。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项目资助经费2000余万元;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包含中英文高水平学术论文(SCI、EI、CPCI、北京大学核心、南京大学核心等)1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0部;授权知识产权226项;获得各层级科研奖励近百项;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和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千余场。
学校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充分整合院系学科专业特色,形成稳定的应用研究方向,打造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先后成立了金融研究中心、粤港澳人力资源服务业研究中心、管理会计研究中心、广东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华学院站、粤港澳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康复医学与临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2021年,在学校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姚正安教授的推动下,广州新华学院“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研究”项目获批立项。该中心针对学校学科发展前沿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示范性和创新性研究,为学校相关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促进学校理、工、医类学科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广州新华学院作为广东省内唯一一所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轴线上横跨穗莞双中心城市建立广州天河和东莞麻涌两校区的应用型高校,将一如既往地追随原母体学校中山大学的高水平办学育人步伐,坚持传承中山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和大学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平凡中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刘荣海董事长所提出的“办省内更上一层楼、同类院校全国前十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而踔厉奋发向未来!
bet36体育备用;供稿
文/刘英、刘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