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 ·招生计划和计划分布情况 |
·品牌专业以及特别要求 | ·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本期节目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是黑龙江大学负责招生的黎处长,和我们大家聊聊黑龙江大学2007年的招生情况和学校的整体建设情况,我们欢迎黎处。
黎处长: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聊天。
主持人:首先,请黎处长给各位考生简单介绍一下黑龙江大学的基本情况。
黎处长:从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到现在,黑龙江大学走过了66个春秋。经过66年的建设与发展,黑龙江大学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优良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共有校本部、学府南校区、呼兰校区和北戴河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 095名,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3万余名。学校开设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管10个学科门类的74个本科专业。“九五”以来,学校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1000余项,其中有10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我校编著的《俄汉详解大辞典》荣获第三届中国辞书一等奖并作为国礼赠给了访问我国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我校与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建立联合研究生学院;与英国利兹大学签订协议共建色彩化学系,是全国10所“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和全国8所“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基地”之一,是黑龙江省第一所获得评估优秀的高校,是全国9所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是黑龙江省内唯一一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单位的光荣称号高校,更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被教育部确定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高校。全体黑大人正在为把黑龙江大学办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新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新文化精神的培育基地而不懈奋斗。
主持人:好的,通过黎处长的介绍,使我们对黑龙江大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可能各位考生朋友们比较关注今年的招生计划,以及各省的计划的分布情况,请黎处长给考生公布一下具体的数字,还有今年在招生方面,我们学校出台了新的规定或者措施?
黎处长:我校2007共计划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8450名,其中本科计划7850名,专科计划600名。
主持人:黑龙江大学都开设那些专业?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录取时有没有一些专业对考生有特别的要求?
黎处长:我校开设了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10个学科门类的共74个本科专业。全国俄语中心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在中国所设3个俄语中心之一;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是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农作物改良中心之一的国家糖料改良中心、我国唯一部级以上甜菜质检机构。我校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另有省级重点学科17个,包括俄语语言文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政治经济学 、法学理论、民商法学、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代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基础数学 、无机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行政管理、情报学。我校还设立了哲学专业、化学专业和历史学(满文与历史文化)专业3个实验班,实验班以使学生升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为目的,学生毕业时,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另外,我校物理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历史学专业、俄语专业也将在二年级本科学生中择优选择部分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此外,我校享有公派到俄罗斯出国留学的名额,凡进入我校的俄语语种考生,不限专业,成绩优秀者即有机会获得公派到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远东大学等学校深造学习的机会。
主持人:高校的实力是考生报考的重要参考依据,那么请黎处长就我们学校的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给广大考生做简单的介绍?
黎处长: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等教学基础设施;拥有现代化的食堂、学生公寓、休闲运动广场等生活基础设施;学校建有信息与计算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远程教学能力;学校与联通公司共建了宽带校园网络,学校的网络系统应用水平位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居于黑龙江省前列,藏有中外文文献及电子文献300余万册,设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一级检索站。黑龙江大学体育馆是功能齐全、可以承接国际水平赛事的现代化的体育馆,共承接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20余项。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 206名,其中专任教师1 89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18名,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419名。学校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者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5项,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者达到56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