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咱在兰大做的这件事,被《人民日报》知道了
2023-04-10 17:39:00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讲年轻人爱听、能懂、愿行的思政课——感悟思想伟力 践行青年担当
  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金玲讲授的《可爱的中国 可爱的人》获得现场一致好评。谈起这次经历,李金玲很有感触:“从主题到框架,从案例到表达,大学生讲思政课是一次开拓眼界的过程,也是一次从‘要我听’到‘我要讲’的角色转换。”
  “师生互动,合力上好思政课,促进了思政课讲课模式的创新,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学生在讲授中动了起来,让思政课活了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睿说。
  近年来,兰州大学大力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在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的基础上,探索课堂教学、网络引领、实践教育的有机融合,思政课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为贴近当代学生学习生活方式,我们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小、精、微、快’的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介绍,学校推出“兰山大讲堂”“我与思政课”等教学品牌,制作“《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有问必答”短视频100部、甘肃红色故事100讲等,这些新颖、鲜活、互动性强的思政课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也要用好社会大课堂资源。前不久,兰州大学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教育基地,追忆峥嵘岁月。大家边走边听边学,向烈士献花、致鞠躬礼,合唱革命歌曲《沈家岭战斗》,激昂的曲调回荡在每个学生的心头。
  把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最生动的素材,把火热社会实践作为最真实的教案,近年来,兰州大学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在界石铺、腊子口、哈达铺等地设立了1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科研院所、革命遗址、乡村基层、车间工厂,让学生在实景实地中、在生动实践中,感受国家发展,树立理想信念。
  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把思政课讲出了年轻人爱听、能懂、愿行的“时代味”。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表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来源:人民日报)
  兰州大学:守正创新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时代新人,同学们又该如何更好地成为民族复兴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呢?”
  日前,在兰州大学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授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晓莉副教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并不时地互动,启发同学们思考。
  用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凝心聚魂、成风化人,已成为兰州大学思政课教师的高度自觉。
  把“大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思政课“提质创优”工程,兰州大学坚持内容为王,大力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着力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
  金课引领,构建思政课课程“大矩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
  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兰州大学汇聚理论名家、知名教授、骨干教师组建一流授课团队,面向本科生全覆盖、高质量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并着力打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大矩阵。
  “要用鲜活的实践案例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要深入理解新版教材的新变化”……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兰州大学全体校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共聚一堂,一起开展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等的集体备课,把脉问诊全校思政课教学。
  “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待问题、进行实践,更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表示。
  目前,兰州大学已形成跨校联校集体备、省内高校集体备、学院定期集体备、教研室示范集体备的四级联动备课机制。“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的讲授内容更加规范化、更加科学化了。”兰州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蒋海蛟副教授在集体备课的集思广益中也提升了上好思政课核心课程的“战斗力”。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蒋海蛟在课堂上会让同学们围绕不同主题“研学”,“生态学院的学生结合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专业知识更好地把握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丰富内涵,艺术学院的学生在研究中国动漫演进史过程中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蒋海蛟说,这都有助于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选择性必修课,开设“习近平重要论述与中国精神”通识选修课,建好“形势与政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形成了重点突出、有效衔接的“5+2+N”的思政课课程群,选课学生达到20000余人。
  “思政课是教育方针中有关立德树人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一个育魂工程。它的突出价值就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使党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代代有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说。
  制度助推,打造思政课教师“大队伍”
  2020年秋季学期末,一堂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专题思政课上,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为刘先春教授当起了“助教”。早在开课前两周,马小洁就来到了刘老师的课堂,听课、交流,探讨自己的这堂课如何设置。
  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校长严纯华结合自己对党史的学习体会娓娓道来,为同学们生动讲述了南梁精神,并寄语青年学子要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走好自己的成长之路。
  兰州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一号工程”,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从2020年秋季学期起,学校创新推出了“校领导为思政课教师做助教”制度,每学期参与思政课教学工作20余次,校领导还参与到思政课的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衔接、重点难点问题研判等过程中,为思政“金课”建设增加新动力。
  记者了解到,除了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备”、集体“研”、协助“讲”、全面“听”、助力“践”思政课,兰州大学还建立健全全员参与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科特点的职称评价晋升标准,选聘高水平专家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选聘优秀辅导员、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等参与思政课教学,统筹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教师、思政工作骨干各类队伍齐上“大思政课”。
  2021年春季学期,在兰州大学“我与思政课”上,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兰大二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蓓被请进了思政课堂,他结合亲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解疫情防控的中国力量,让中国故事与思政课堂得到最好结合。
  “作为一名医学生,这堂课让我对医生的使命和素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将以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为榜样。”在上完“我与思政课”后,兰州大学2020级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安若琪表示。
  时代楷模、先进人物、示范榜样和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请进思政课堂,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懂国情的人讲时政,冒着时代热气的励志故事和感人事迹也实现为思政课堂教学聚势赋能,为大学生理想信仰强根筑基。
  模式创新,搭建思政课教学“大平台”
  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总决赛舞台上,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金玲经过激烈比拼,所讲授的《可爱的中国 可爱的人》获得大赛一等奖。
  “从主题到框架,从案例到表达,大学生讲思政课于我而言是一次从‘要我听’到‘我要讲’的角色转换。”谈及这次经历,李金玲觉得是一次全方位的锻炼。
  师生互动合力“上”思政课,学生在讲故事中“动”了起来、思政课也“活”了起来。兰州大学已指导学生连续3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大学生讲思政课促进了思政课教授内容和讲课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也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指导教师李睿说。
  注重课堂教学是兰州大学的传统优势,学校从供给侧探索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让科研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源头活水”,提升铸魂育人核心课程的“含金量”,也引导广大教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融入教材、转入课堂、化入教学。
  “科研与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工作的两大部分,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课程体系和基本内容,更要自觉研究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学俭教授认为。
  近年来,兰州大学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研究,思政课教师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研究类课题立项30余项,同时学校启动“思政课教学疑难问题库”和“思政课教学案例库”编写工作,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案例库中的不同案例,“个性化的思政课堂”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们希望成果能切实解决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和毕生难忘的课程。”主持案例库编写的李东坡副教授说。
  打造“兰山大讲堂”以及“我与思政课”、“别样思政课”、“‘坡’有道‘莉’”印象思政课等创新性教学品牌,推出“《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有问必答”短视频100部、甘肃红色故事100讲,思政微课视频《理解中国现代化新道路》入选教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联学联讲联研活动思政课示范“金课”……兰州大学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新媒体平台,坚持做好“小、精、微、快”内容和形式建设,新颖、鲜活、互动的思政课教学让理论在流量中火了起来。
  “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我们探索形成了示范‘讲’、集体‘备’、精心‘教’、深入‘研’、强化‘赛’、合力‘上’的‘六位一体’教学方式方法。”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教授介绍。
  实践推动,走进思政课社会“大课堂”
  2021年6月,在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教育基地,来自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沿着小径参观当时的战壕场景,大家边走边听边学,向烈士献花、致鞠躬礼。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所赵雨星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唱起革命歌曲《沈家岭战斗》,激昂的曲调久久回荡在战场遗址纪念广场和每位学员心头上。这是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学们开展的课后实践,也是“别样思政课”实践教学系列活动。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二者相互补充,在现实的场景中同学们能够亲身体会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能够在此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实践,从而加深印象,入脑入心。”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黎军说。
  近年来,兰州大学充分运用甘肃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八步沙“六老汉”治沙造林、甘肃脱贫攻坚等时代精神资源,丰富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学校分别在界石铺、腊子口、哈达铺、南梁、八步沙等地设立了1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学生用实景、实地、实践来感受祖国的发展。            
  从西路军战士到八步沙“六老汉”,再到援鄂抗疫英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最生动的素材,火热社会实践成为最真实的教案,伟大时代成就成为最权威的注脚,理论教育生动嵌入在社会生活之中,兰大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出了青年人爱听、能懂、愿行的“时代味”。
  2021年初冬时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结束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叶茂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学生代表组成的师生宣讲团来到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全面宣讲、深入阐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亲身感受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
  通过开展考察参观实践,学生们更加了解社会现实,也感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伟力、理论伟力和实践伟力。“思政课要扩大课堂范围,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社会上开展,要让大学生全面感知体悟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并作为理想目标而为之奋斗。”叶茂泉说。
  将道理和事实相结合,那些体现中国力量的身边事、身边人,是最鲜活的教材,最生动的课堂。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兰州大学,一门门思政“金课”已成为播撒“四个自信”种子的沃土,成为铸就“四个自信”基石的熔炉。广大兰大学子牢记殷殷嘱托,争做时代新人,正努力成长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