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郭全平初次见面的地点是他所在的实验室,这里充斥着各种刺鼻的气味和忙碌的身影,让人不自觉地有些紧张。而郭全平却一直攒着一抹笑,语调平和而又亲切,让这个严谨有序的实验室也多了几分暖意。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懵懵懂懂选择来到兰州大学求学到如今即将博士毕业,郭全平说这一切选择最后都是最好的安排。医学两个字承载了太多东西———它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父母在我报志愿的时候曾跟我说,不能报的几个专业,第一个就是医学。因为在他们眼中,学医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可他还是带着对医学这份神圣职业的向往独自来到了兰大,踏上了医学之旅。
实际上,这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家远行,“当时我就自己背着一个书包,装了一些必要的材料,一个人从云南来到了兰州”,并且一待就是九年。最初选择在兰大扎根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良师,“学生时代能够遇到一位良师,是一件足以改变一生命运的事。很荣幸,我遇到了许兆青老师,他对我不仅是传道授业之恩,更给予了我慈父般的关心与照顾。当时在拿到推免资格后我第一时间找到他说,我想继续上您的研究生,包括之后上博士也是这样。”蓦然回首,郭全平在兰大已经度过了近九年的时光,这座城市,这所大学,这里的人,已经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了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要是没有兰大,那肯定也没有现在的我。”
科研从打杂开始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郭全平觉得“科研”二字贯穿了他学生生涯的始终。即将博士毕业的郭全平目前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同时已经授权了一项国家专利。对于实验和科研,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科学是个发现的过程,突破现有理论的认知才能有所创新。”而实际上,最初的他也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普通学生。改变,是从2014年的一场?政年会开始的。
“那天晚上我有一节什么课现在也忘了。学校正在办?政年会讲座,我觉得这个讲座还挺重要的,我就去听了,听完之后真是深受鼓舞。学长学姐们做的事情很吸引我,我也想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会后,郭全平立刻联系了讲座上的学长学姐,“我跟他们聊了好久,确定了我也想做科研,成为?政学者的决心。”怀揣着这样一份好奇和简单的憧憬,郭全平迫切希望自己也能加入到科研队伍中。于是他想起了经常和他们说“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我的实验室学习”的生化老师许兆青,他第一时间找许老师商量,“他在国外做了三站博士后,理论基础特别扎实,我们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问他,他都能给我们很好的指导。”
了解到郭全平想要做科研的愿望,许兆青决定先让他在师兄师姐旁边“看一看”,“我印象可深了,那是大二的十一,刚好搬到了医学校区,室友都出去打工兼职了。其实第一天我也去做兼职了,但第二天老师就给我打电话说,你来实验室吧,正好这几天我们实验室不放假,你也有空余时间,可以先过来学习一下。”郭全平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实验室,踏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第一步。和现在几乎每天做实验不同的是,最初他只能在一旁打扫卫生,帮师兄师姐们洗洗试管,刷刷瓶子。虽然只能做一些基础工作,但他仍然觉得很有意思。正是从那时开始,他渐渐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我以后想要做科研。”就这样,他跟着许老师开始做有关抗炎症新药研究的?政项目。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抗炎药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都属于NSAIDs。但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研究者发现该类药物普遍具有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新型抗炎症药物研制的一大难关就是如何在使药物发挥效力的同时减弱药物的副作用。
郭全平所在团队查阅文献后了解到炎症反应发生过程中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cox-1是原生型的酶,由机体正常组织产生,调节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而cox-2是诱生型的酶。当细胞受炎症刺激时,炎症细胞中cox-2的表达水平将远高于正常细胞,正是cox-2的高度表达导致了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因此新型的抗炎症药常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使炎症反应减轻,来治疗过度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相关疾病。但当cox-2的活性被完全选择性抑制,它本身具有的正常生理功能也会消失。为此郭全平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想——以前的抗炎症药物之所以会具有巨大的副作用,正是因为对cox-2抑制率太高,导致酶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受到了抑制。那么得到一种能够适度抑制cox-2的物质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这点出发,他们开始设计一种能够起到上述作用的新型分子。
然而,探索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挫折与艰辛,在最开始设计新分子合成路线时,他们参考传统方法设计了几十种路线,从一些经典的催化反应到用目前比较新的金属催化。但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我们发现要么得到的物质产率太低,要么就根本没有。”一次次失败后他们决定既然既有方法不行,那就自己设计新的合成路线,“老师让我们多找文献,他再给我们指导应该怎样去合成,怎样去设计路线。”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许多新分子合成路线,一个个尝试,最后终于拿到了合适的分子,达到了适度抑制cox-2的目的。就这样郭全平一步一步在科研道路上稳稳地前行。
硕士研究生阶段,他选择在兰大继续对抗炎症新药的研究。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选定了理想的研究方向,但现实却是一波三折,“研一的时候刚开始独立做科研,既没有师兄师姐带,又是做新药创制这种探索性课题,需要去做很多尝试性实验,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研一快结束了实验还没有进展,我就很着急,白天实验很忙,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还全是实验,很晚都睡不着,一直掉头发。”可他没有放弃,正如他自己说过的那样,他一直“勤勤恳恳做事”,从未想过要走捷径。“老师给一个方向,我就自己去看文献、找方向,和老师讨论,确定好实验方案就抓紧时间推进,经常晚上一两点才回宿舍。就这样慢慢熬过来。”渐渐的,文献看多了,实验做多了以后,郭全平在摸索的路上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他逐渐习惯于沉浸在发现、思考、设计、再验证的过程中,哪怕有时走着走着就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又得从头开始,“最后我们证明最初得到的分子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它是一个全新的结构,但是又有更好的效果。”今年,郭全平博士生涯即将结束,而这个一直从本科的?政项目开始延续至今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成果—— 郭全平团队已经将得到的新分子申请了专利,目前正期望着有一天能将它推向临床。“科学,就是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有趣。”如今,他依然带着当初简单的憧憬,兴奋地迎接一次次新的挑战。
一路温暖相伴
右2为郭全平
一路走来,除了科研上的成果,他更收获了珍贵的情谊。提到自己这些年的学习和研究,郭全平说有时也会感到很累,也会遇到挫折,而这些时候都是许老师帮助了他。在他看来许老师不仅是他学业上的领路者,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好友,不仅能在实验一筹莫展时给予他很好的指导,更会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去年的时候我家里出了一些事,我妈妈生病了,当时我特别沮丧,许老师就宽慰我说人吃五谷,总要生病,会好起来的。他还跟我说不用担心钱这种问题,好好上学,如果需要他会帮我渡过难关。”正是这样的真情,促使郭全平从在实验室里挂上和导师的第一张毕业生合影开始就一路跟随着他走到了现在,在兰大度过了九年时光。
在本科阶段,他曾作为志愿者去看望榆中北山的孩子。直到现在,他心里还一直挂念着那群北山的孩子们,在心中为他们留着一个位置。让他记忆尤深的是在北山时组织的一场足球比赛,“那些孩子们踢足球可厉害了,他们还因此上过电视节目呢。当时我们去和他们踢球,队里还有校足球队的成员,都没有踢赢。”孩子们大多过得很贫苦,缺少合适的衣物和学习用品,有些孩子甚至把馒头泡开水作为一天的口粮,但他们仍然对世界抱有真挚的热爱,渴望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郭全平还记得一个和父亲二人住在离学校很远的窑洞里、为了不迟到每天早上3点就要起床去上学的孩子。他的家里甚至连一盏灯、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他还是以月光为灯,以木板为桌,每天坚持完成学校的作业。“他们很坚强、很有力量,眼神和行动都在说‘我一定要走出这个地方’。后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总会想起这群孩子、这些事,他们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郭全平心中始终放不下这些孩子,他计划在合适的时机去看望他们,“几年过去了,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得曾经和我们踢球的这些事情。”
成长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让郭全平收获颇丰:他怀念大学排练小品时大家都聚在一起的欢快时光;他记得做?政项目时和不同学院的同学一起探讨问题的激扬岁月;他从未放下过志愿活动中撬动他心弦的每一个细节……在今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位博士生朋友向老师请战奔赴抗疫前线的举动又一次深深地触动了他,“他在请假书中说,作为一个医护人员,作为一名医学生,如果像他这样的人不上就没有人可以去抵抗病毒了,所以他请战到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去,我当时看到了真的很感动。我觉得他比我要优秀,我没有能力到一线去,只能发几篇文章,而他们才是真正在最前线的人。” 采访最后,郭全平一再强调,他所展现的、所拥有的成果,都不是独属于他一个人的,“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