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新商科持续推进 助力53000学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
2022-05-05 14:05:00
重庆移通学院

  4月,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晋鲁渝三校四区(晋中信息学院、泰山科技学院、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通过腾讯“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期中联动交流会,历时两天,共组织了国际商科期中联动交流会、营销及商务类专业期中联动交流会、工商行政人力类专业期中业务联动交流会、财会金融类专业期中联动交流会以及全校商科期中业务联动交流会五场会议,三校四区各学院负责人、教研室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参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了集团商科教育委员会主任兼商科带头人廖成林教授指导工作。

  本次期中联动交流会旨在促进集团资源共享,持续推进“新商科”特色育人模式,总结三校四区推动全校商科教学过程中的成果及不足,商讨三校四区后期全校商科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实施路径。目前,新商科教育已经全面覆盖集团53000学生,其规模处于国内领先。

  “1+1”奋力推进新商科专业建设


  2019年,以集团“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型产业商学院”定位为基础,三校四区正式确定了“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定位。此后,三校新商科教育形成了紧扣办学定位的“1+1”专业建设路线,即“新商科+办学定位”。

  新商科是相对于传统商科而言,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模式下提出的新概念。新商科以数字经济为背景,以行业为导向,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对接新经济、新商业。三校以“信息产业新商科”为商科教育定位,携手共进,同频共振,对照“弯道超车”,以“我们的故事”为蓝图,大胆创新,奋力推进。

  自2019年确定“新商科”路线以来,三校四区一直持续创新探索属于自己的“新商科”发展之路,结合“四位一体双院制”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新商科=商科+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企业尤其中小案例、本土开发案例、大咖阅读案例、信息产业学科专业素材等)+完满通识+实战项目+大师课”,专业商科(三个专业群)、全校商科、国际商科三大块五个业务群的发展模式,围绕集团和学校办学定位,培养数字经济时代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

  “3+4”联动推进新商科专业管理

  目前三校四区整个商科教育业务五个板块实行副院长负责制,指定一位副院长进行联动管理,形成了三个学校四个校区“3+4”形式的联动管理和交流沟通渠道,优化商科课程结构,打造统一的课程群品牌,实现商科课程大纲标准化、课程标准化,持续推动新商科教育一体化专业管理。

  4月20日召开的“三校四区专业商科期中业务联动交流”互动研讨会上,重庆移通学院淬炼·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曾璐表示,在新商科专业建设上,三校团队跨学院、跨专业、跨课程交流频繁,效果显著,希望能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集团资源共享,共同携手推动商科专业的发展与进步。

  4月22日召开的“三校四区全校商科期中业务联动交流”互动研讨会上,集团商科委员会主任兼商科带头人廖成林教授也指出,目前三校四区商科教育的各位老师都在课程建设中开展了不少创新性的探索,三校四区间不仅要互相学习,关注课程团队建设和课程的融合,也要做好案例库组建、人才需求调研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强联动,大胆试验,迎难而上。

  “1+4”创新推进新商科融合建设

  将新商科教育与学校特色的“四位一体双院制”培养体系相结合,不断推进其融合发展一直是三校四区新商科建设的重点。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商科+信息产业+完满通识+实战项目+大师课”的“1+4”融合建设路线,不仅扩宽了商科教育的知识结构,也扩宽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发展上限。本次期中联动交流会上,三校就新商科融合建设进行了交流和总结。

  重庆移通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寇小玲老师重点介绍了学院《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建设、珍岛实验室与《新媒体运营》和《数字化时代的品牌传播》的融合建设。李海燕老师强调了“新商科”教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定位,通过投放线上课程跟实战项目来落实到商科教育。

  晋中信息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信息产业大咖线上打卡阅读,开展各类商科创业及竞赛指导工作。焦晶老师提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深挖章节重点难点,配合古今中外通俗案例引入课程。张成姣老师在解决基础专业知识晦涩难懂这一问题上,引入通俗案例,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进行讲解。

  泰山科技学院教研室负责人王素丽老师从学科竞赛入手,指出泰山科技学院在学院认定的A类比赛“2022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山东省总决赛”中,2支队伍获得二等奖,1支队伍获得三等奖,并持续推进国赛的准备。王珺老师强调了金融认知实习项目,提出通过带领同学们去公司进行认知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公司跟银行的经营状况,能大大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

文/江铭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